A股在經歷了7月小幅反彈之後,8月重返下跌行情。記者注意到,在宏觀經濟謹慎樂觀、貿易摩擦升級、人民幣匯率波動、部分上市公司中報業績不及預期等多重因素疊加下,市場受到持續壓制。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8月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平均虧損4.17%,今年以來的虧損擴大至10.38%,在所有策略中表現墊底。從規模角度來看,10億以上的私募本月平均收益均為負,其中10-20億和50-100億規模的私募虧損幅度小於行業平均,20-50億和100億以上規模私募虧損幅度大於行業平均。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私募行業平均收益為-7.18%;8月份平均收益為-2.83%,除主觀期貨、程序化期貨、債券策略,該月其餘策略均未獲得正收益。
私募基金產品數量下滑
在私募基金收益表現一般的情況下,其產品數量也出現下滑。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8年8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及私募基金產品備案月報」,截至2018年8月底,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4191家,較上月存量機構增加98家;已備案私募基金74701隻,較上月減少0.10%;管理基金規模12.80萬億元,較上月增長0.08%。
與此同時,已登記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8880家,較上月增加 15 家;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4538 家,較上月增加77家;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773家,較上月增加6家,均為QDLP試點機構。
此外,已備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36086隻,基金規模2.40萬億元,較上月減少79.44億元,減少0.33%;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26572隻,基金規模7.50 萬億元,較上月增加338.84億元,增長0.45%;創業投資基金6050隻,基金規模 0.81萬億元,較上月增加119.75億元,增長1.50%;其他私募投資基金5993隻,基金規模2.09萬億元,較上月減少274.95億元,減少1.30%。
百億私募扎堆電子行業
不過,在市場探底背景下,私募機構調研卻更加頻繁,以尋找合適投資標的。據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8月私募機構總共調研1680次,全月共有342家私募機構參與調研,共調研上市公司236家,調研次數相比上月增加93.1%。其中,關注度前五的行業分別為:電子元件、工業機械、基礎化工、通信設備、信息科技資訊與其他服務和食品加工與肉類(信息科技資訊與其他服務和食品加工與肉類並列第五)。
值得注意的是,百億私募共參與調研211次,涉及上市公司96家,調研次數接近上月的三倍。其中,調研個股數量最多的百億私募前三名是敦和資產(25家)、淡水泉投資(20家)、重陽投資(19家)。
而百億私募共同關注的44隻個股中超半數分布在電子、計算機和醫藥生物領域,其中電子行業占比最多,達到10家。電子行業中,「立訊精密」受到重陽投資、源樂晟資產、明達資產等7家百億私募的共同關注,同屬於電子板塊的「歌爾股份」也受到朱雀投資、重陽投資、源樂晟資產等6家百億私募的調研。調研過程中,機構主要關注公司主要產品進展情況、毛利率趨勢、融資需求、行業競爭態勢等。
私募從業人士認為,從A股表現來看,上月主要受貿易摩擦升級的影響,電子行業表現全線不樂觀,股價下跌帶來投資機會,這也是私募機構紛紛出動、積極調研尋找投資標的的原因。
更多私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私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