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同時由於智慧財產權在中國管理的不規範化,導致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隨著國內餐飲業的高速發展,餐飲服務和管理不斷加強,餐飲業管理人員素質不斷的提高,以及辦公自動化的普及,餐飲管理系統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認識到管理系統的重要性。現對餐飲管理軟體發展趨勢分析。當下餐飲業門檻是越來越高,客戶不只滿足於菜品色香味俱全,對餐廳的服務和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科學管理餐館,提高效率,於是便有了餐飲管理軟體。餐飲管理軟體的發展與企業管理需求的變化是息息相關的,因此餐飲管理軟體的未來發展方向也應跟隨餐飲企業發展的步伐。
作為餐飲企業,最讓他們頭疼的是廠商所開發的信息化技術、餐飲企業所需用的信息化技術,二者常常難以實現無縫對接。而即使選擇定製化產品,隨著企業發展,仍會出現不匹配的問題,在實際操作中,也許剛開始的軟體開發和設計是按照企業要求制定的,但隨著企業發展,軟體公司的發展思維往往不能跟上餐企思維,從而導致後期軟體升級無法跟上步伐。
全國擁有100多家門店的北京麥福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CEO呂強指出,有些軟體企業追求「大而全」,部分軟體雖基於專注的戰略,但由於市場的擠壓與用戶的個性要求也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的軟體增加很多功能。但這種「大而全」大都流於表面,往往只是在原本的基礎上按照機械化的模式堆砌功能,這樣構建的軟體系統一方面部分功能存在瑕疵,嚴重影響使用;另一方面則是功能之間的銜接性差,無法有效配置信息資源,發揮規模效應。
良好的實施和服務團隊是保證餐飲軟體正常運作的基礎。現在經常碰到一些餐飲業主抱怨自己購買的軟體依賴性強,從而導致軟體的整體擁有成本較高。另外,部署實施複雜也嚴重影響了其產品的發展,北京重慶小面的領軍品牌七辛客聯合創始人介紹,根據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選擇軟體的考慮因素主要會在價格、部署方面做出決定。
如何基於餐飲企業的根本需求出發,引導餐飲企業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去研發軟體產品,是每位軟體廠商應該好好研究的課題,這就要求餐飲軟體廠商能夠深入餐飲企業的基層,切實了解每個環節的動線,利用本身的科技優勢幫助企業解決未來即將面對的問題,而不是單純頭疼醫頭的救火員角色。
2017-2022年中國餐飲管理系統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未來餐飲軟體可能的發展趨勢有內容和功能的體系化以及服務的專門化:通過網際網路手段,以餐飲軟體作為餐飲管理系統的核心,從食材採購、點菜預定、結帳收銀、客戶維護、網絡營銷都在一個平台內完成,構建完整生態鏈的網絡化餐飲管理系統,而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營銷成本也都會隨之進一步降低;而專門化趨勢則是餐飲軟體在為餐廳提供服務上,更具有針對性,能夠根據餐廳的不同業態和規模進行調整,從而實現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在提高人效方面,餐飲軟體應該更易於操作,界面簡單、指令清晰、步驟明了、功能明確,從而更好地實現人機互動,以軟體輔助人,而不是以人適應軟體,通過改善用戶體驗,使軟體功能得到更充分的發揮,從而提高人效;在管理上,廚房和菜品控制、客戶關係管理和倉儲物流配送三方面的信息化系統是餐飲企業關注的重點和運用推廣的核心,未來餐飲軟體應該對這部分環節的管理有所加強,在功能上做到重點突出的同時形成架構完善的體系,呈現出清晰而完整的系統架構,從而提升管理水平。
在日本,由於人力成本較高,很多餐廳為了節省費用,都是用自助點餐機,自助點餐機成為了日本快餐廳的一種標配設備。而正是受到日本自助點餐機使用現狀的啟發,北京繽谷科技經過不斷嘗試和改進,自主研發出了新型的自助點餐機,全面實現顧客自行點餐支付等功能,同時支持微信、支付寶、銀行卡等多種支付方式,北京已簽約客戶包括肯德基、一品三笑、和合谷、伏牛堂、慶豐包子鋪等知名連鎖品牌 1000 余家。通常,人工成本在餐飲總體成本 30%左右,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招工難、留人難、人力成本高企一直困擾著傳統餐飲企業,而使用自助點餐機的思路不失為解決之道。目前根據繽谷使用餐廳的數據顯示,自助點餐機已經能完成堂食點餐的 40-60%的工作量,**減少了人工成本的壓力。
手機APP點餐一方面是餐飲信息化趨勢中的重要環節,相對普通點菜寶,手機點餐對於節省人力、提高效率都有顯著作用,有利於數據信息的流動和管理,而由於手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手機點餐對實現 CRM 會員管理營銷至關重要。但是,目前來說,手機點餐從點餐效果以及線下的流程方面都未做到優化以及良好的線下取餐體驗,依然會造成收銀台的混亂以及取餐口的混亂,與此同時,由於用戶**慣並未養成,依然需要花高額的代價進行培養。某手機 APP 點餐數據顯示,2015年7-9月 份,三個月單店補貼金額總計 33244 元,合計每月單店補貼 1 萬餘元。
而個別餐飲品牌則從自身的流程與動線設計方面下足功夫,例如人人湘。這是一個專注做湖南米粉的餐飲 O2O 項目,顧客從點餐、下單到支付都通過微信平台完成,提高了效率,從下單到取餐整個過程只需要7分鐘。目前,很多餐飲品牌都已經做到了這一點,但人人湘的特別之處在於對微信功能進行充分挖掘,通過微信支付把顧客從線下實體轉移到了線上,根據後台數據精準分析用戶構成、對菜品口味和服務做出監測和調整。這為 「網際網路+」 時代下餐飲O2O的深度探索提供了借鑑。
餐飲管理軟體的改進需要軟體公司和餐飲企業共同努力,餐飲企業要和軟體供應商充分溝通,軟體開發商應把了解餐飲企業真實的業務流程放在首位,研發軟體時預留二次開發的標準數據接口,同時將各功能模塊化,根據商家的實際情況,自由組合各項模塊,滿足商家的個性化需求。系統要注重短小精幹、適應個性,易於升級,易於變化,但在這種變化、組合、升級、擴展中,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做到業務、數據無縫對接。
更多餐飲管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餐飲管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