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軟體是推進智能製造的必要基礎。在科技嚴峻專項以及相關工業方針的支撐下,全球工業軟體市場規模超過3531億美元,其中CAD、CAE等占比約為8.3%,信息管理類ERP、CRM等占比約為15.5%,以下是工業軟體行業現狀分析。
工業軟體是指在工業領域裡應用的軟體,為提高工業研發設計、業務管理、生產調度和過程控制水平的相關軟體與系統包含研發設計類(CAD、CAE、PLM等)、生產調度和過程控制類(MES、SCADA等)、業務管理類(ERP、SCM、HRM等)三大領域。工業軟體行業分析指出,2016年全球工業軟體市場達到3531億美元,同比增長5.4%,我國工業軟體市場規模達到1235億元,同比增長15.5%,占全球市場的35%。
2017年,我國工業軟體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1261.4億元,同比增長16.8%。工業軟體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在《中國製造2025》的大背景下,工業企業轉變發展模式、加快兩化融合成為大勢所趨,工業軟體以及信息化服務的需求仍將繼續增加,我國繼續保持著全球工業軟體市場增長生力軍的地位。
2018年,我國工業軟體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1315.3億元,同比增長17.5%。雖然我國ERP企業總體的實施能力在滿足客戶要求方面仍有欠缺,但受益於國內ERP業務的回暖和中小企業對於ERP軟體的需求上升以及雲服務業務的快速發展,預計金蝶、用友等國內ERP企業未來幾年業務的增速將持續恢復。
從產業鏈條來看,上游主要是為工業軟體產品製造提供基礎服務的軟硬體。其中硬體主要為計算機設備,主要廠商包括聯想、惠普、戴爾、蘋果、宏碁、神舟等企業。在軟體方面可以分為作業系統、開發工具和中間件,其中作業系統中微軟和蘋果系統占比較高;開發工具軟體中微軟、甲骨文、Genuitec等企業有著較為領先的優勢;在中間件領域,IBM、BEA以及我國的金蝶、東方通科技等企業擁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
從下游來看,工業軟體可以廣泛應用於工業製造的多個領域和各個要素與環節之中。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工業軟體產品門類已經比較齊全,覆蓋汽車、工程機械、航空航天、電子、家電、國防軍工、裝備行業等多個領域,具備了一定的產業技術研發能力和服務支持能力。
目前,我國工業軟體已經構成了群雄割據的狀況。工業軟體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在傳統ERP等範疇,競賽進入白熱化階段,大部分廠商都開端經過發布雲產品來進步本身的競賽力。軟體企業推出雲產品,首要可以節約產品的運維本錢,其次可以與客戶樹立安穩繼續的合作關係,最終還能為數據增值效勞堆集原始的出產要素。因而,未來企業間的競賽,將不只是局限於客戶和商場份額範疇,更會拓寬到對數據資源的搶奪。
展望未來,隨著《中國製造2025》的逐步落實,中國現代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工業軟體應用範圍和深度擴大,行業仍將保持著穩定的增長。2018年我國工業軟體產品收入增速為14.2%,預測未來幾年時間內,我國工業軟體企業將逐步壯大,工業軟體產品收入將保持10%-15%的增長速度,及至2024年,我國工業軟體產品收入將達到2950億元。以上便是工業軟體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工業軟體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業軟體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