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商業航天行業產業鏈中地面設備製造和衛星應用及運營環節各占行業總規模的45%,衛星製造和衛星發射占行業總規模比重較小,分別為7%和3%。我國航天產業在多個領域已經步入了商業化進程。以下對航天發展趨勢分析。
2019-2020年H1我國商業航天主要上市企業有航天電子、中國衛星、航天科技、海格通信、航天電器等。2019-2023年中國航空航天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其中2019年航天電子總營收137.1億元,領跑全國。中國衛星、航天科技總營收在50-65億元之間,位列第二、第三。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航天工程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航天工程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航天工程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航天工程細分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信息化技術將成為核心競爭力。現從五大趨勢來分析航天發展趨勢。
1、研發可重複使用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航天發展趨勢分析,目前人類進入太空主要依賴大型液體運載火箭,在發射成本和安全性方面限制了人類航天活動的發展。未來可重複使用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應該發揮航空飛行器與航天飛行器各自的優點,成為一種能夠在稠密大氣層、臨近空間和地球低軌道之間往返飛行的新型空天飛行器,具有廣闊的商業應用前景。
2、開發低成本、高可靠固體運載器。航天發展趨勢分析,在應對突發性自然災害事件的對地觀測等臨時性衛星發射服務需求方面,固體運載火箭將是一種更加實用的選擇。特別是機載發射將使固體運載火箭更加顯示出優勢。如果能實現衛星的按需發射,將發射時間壓縮到數天以內,發射成本比目前的水平再降低20%左右,競爭優勢將十分明顯。
3、航天發展趨勢分析,研製微小型衛星星座,組建及應用微小衛星星座有可能成為空間技術發展領域的一個重要方向。
4、開發臨近空間資源。傳統意義上的航天飛行器或航空飛行器均不能滿足在臨近空間飛行作業的要求。航天發展趨勢分析,發展具有長期駐留能力的臨近空間浮空器和太陽能無人機技術,不僅將在傳統太空飛行器和航空器應用產業之間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還能為改善人類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5、推進航天技術成果轉化及應用。航天發展趨勢分析,隨著全球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信息化的發展,基礎設施、市政管理、資源環境、居民生活質量等問題已成為制約城市快速、高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航天要進一步加大技術轉化,為民眾提供一個更舒適的生活與工作環境。
時至今日,人類還從未在太空中開展過戰爭,如何在未來太空戰場中取得勝利對於各個國家而言都是一個新課題。航天發展趨勢分析,國際空間競爭不斷增強,以美國為代表的主要航天國家在航天裝備與技術領域發展進一步提速,加快了航天軍事化的速度。當前,美國認為其太空資產不斷受到威脅,國家安全不能得到充分保證,並提出新航天時代的特徵是多樣化、破壞性、更加無序和危險的,太空能力開始擴散到許多其他國家和商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