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汽車保有量同比增長8%,2022年我國汽車產業在不斷壯大的背景下,行業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汽車行業已成為我國主導產業之一,產銷量連續多年全球排名第一。以下對中國汽車行業分析。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汽車製造業大國,中國承載著全球大部分的汽車產量。汽車行業依據企業的汽車銷量劃分,可分為4個競爭梯隊。2022-2027年中國汽車整車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其中,汽車銷量超過400萬輛的企業僅有上汽;銷量在200-400萬輛之間的企業有:一汽、廣汽、東風和長安;銷量在100-200萬輛的企業有:北汽、吉利和長城;其餘企業的汽車銷量在100萬輛以下。
對於中國汽車產業來說,2022年是充滿艱辛的一年,疫情尚未消退,又疊加晶片短缺和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現從三大狀況來了解中國汽車行業分析。
目前從汽車保有量來看,中國還有增長空間和潛力。部分城市出現政策調整,汽車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未來的空間和潛力將比較大,比如,推動二手車市場加快流轉,包括逐步取消地方的限制性政策,通過二手車盤活帶動新車市場成長壯大。總的來看,中國的汽車消費還是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整個消費將保持比較好的增長態勢。2022年中國汽車總銷量為2750萬輛,同比增長5.4%,其中,乘用車銷量為2300萬輛,同比增長8%;商用車銷量為450萬輛,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0萬輛,同比增長47%。
由於汽車晶片產業基本被瑞薩、恩智浦、英飛凌等全球大供應商壟斷,以博世為代表的一級供應商國際巨頭幾乎都把汽車晶片的工廠建在東南亞地區,這次新冠疫情爆發,導致晶片產業直接減產40%。為了緩解晶片短缺問題,上游代工廠開始增建工廠、擴充產能,但新建產能從建廠到產能釋放需要多年時間,才能真正進入整車廠供應鏈。因此,汽車晶片短缺將持續到2022年。
2020年品牌乘用車共銷售774.9萬輛,同比下降8.1%,市場份額38.4%。2021年1-11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840.6萬輛,同比增長25.1%,市場份額提升至44.1%,同比提高了6.4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乘用車銷量中,中國自主品牌占據絕對優勢。此外,在傳統燃油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領域,自主品牌的市場競爭力也越來越強。預計2022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中國汽車行業進入了2.0時代,市場下行趨勢2022年仍未扭轉,汽車行業是重資產行業,需巨額研發投入。從全球範圍來看,十年的增長已到尾聲,全球汽車行業開始進入雨季。對比已開發國家和全球平均水平,中國市場仍極具吸引力。
以上就是中國汽車行業分析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