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原料藥行業分析報告 >> 中國原料藥市場十大熱點點評

中國原料藥市場十大熱點點評

2006-02-17 07:59: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06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我們期待著未來的一年裡,國內醫藥原料藥企業譜寫新的篇章。健康網原料藥欄目回顧即將成為歷史的2005年,我們有太多的話要說,維生素C的反壟斷訴訟給我們國內的企業敲響了警鐘,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順應國際市場的遊戲規則,避開險灘,是國內大型出口企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人民幣升值,首先衝擊的就是靠大價格戰的原料藥行業。綠色酶法引領未來藥品生產「時尚」。輔酶Q10驟起驟落。醫藥外包掀起行業新亮點。國內廠家熱烈開展國際認證。青蒿素,莽草酸面臨全球大疫病又發揮不可取代的作用,吸引全球眼球。如上所述,發生在行業內各個層面的「故事」,耐人尋味。今後的中國原料藥企業如何提高國際競爭力,追逐高端市場,任重道遠。 

    1、維生素C企業遭遇反壟斷訴訟 
    2005年2月7日和2005 年2月17日美國Animal Science Products, Inc.和The Ranis Company, Inc.兩家公司分別向美國舊金山加利福利尼亞州高等法院提出維生素C反壟斷投訴。起訴中國維生素C生產企業:維爾康、維生藥業、江山製藥、東北製藥。自2001年12月起聯合操控出口到美國及世界其他地方的維生素C價格與數量,觸犯了美國及加利福尼亞州的反壟斷法。對美國維生素C買方就維生素C支付的價格比未加入「價格聯盟」公司價格高,使這些公司蒙受損失。原告人提出索取三倍的不明損害賠償以及其它輔助賠償。 

    評論:隨著企業對外貿易品種、數量的逐年增加,企業面對國外不同市場反傾銷、反壟斷訴訟案件的風險會成比例上升,目前我國已是世界上反傾銷最大受害國之一,因此企業應成立反傾銷專門機構與政府配合,全力以赴爭取打贏,否則,行業損失難以估量。 

    2、人民幣升值、能源漲價影響原料藥出口 
    2005年,央行決定人民幣實行浮動匯率,人民幣迅速升值,同時國際油價上漲創歷史新高,對原料藥出口影響較大。 

    評論:我國化學原料藥出口比重大,價格由國際市場供需決定,人民幣升值,油價升高和能源漲價將降低原料藥行業銷售收入的帳面價值,同時也直接引起出口產品價格上揚,進而降低出口競爭力,對原料藥行業出口影響大。其次,高油價提高了醫藥化工、中間體產品的生產成本,上游化工原料的採購成本,產品進出口貿易中的運輸成本,受生產成本升高的影響,一段時期內,我國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呈現下降趨勢。造成企業出口利潤下降。 

    3、大頭孢走出去,小頭孢走進來 
    2005年頭孢類原料藥在我國抗生素類原料藥市場表現富有生機,頭孢類原料藥一直是抗生素類原料藥的「代表作」。以頭孢曲松。頭孢唑啉為代表的大宗量頭孢原料藥,源源不斷地進入國際市場,相對而言,頭孢唑肟、頭孢克肟等小規模原料今年進口量增大。 

    評論:這一進一出代表了現階段我國原料藥市場的一個特點,就是規模效益型、國內市場飽和型產品開始向國際市場滲透;市場潛力型、成長型品種開始在國內培育。在大宗頭孢類產品利潤萎縮之時,給小品種頭孢發展帶來機會。以往頭孢原料藥進口多是合資企業在中國生產品牌藥從原產國進口,現在則出現國內企業求購進口原料。加上人民幣與美元匯率上升之後,進口原料藥對於製劑企業來說是值得選擇的途徑。任何一個大宗品種也都是從小開始做出來,誰能從中脫穎而出是需要廣泛的市場檢驗。要擴大產品的市場規模降價是不可避免的,故希望獲得小頭孢短期利益的企業必須抓住這一短暫的市場周期。預計2006年會持續出現大頭孢外銷、小頭孢進口的局面。在經過多次抗生素零售價下調之後,製劑的利潤下降,原料藥也不可能有好的利潤。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則必須順應這一變化來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有些小品種是適合作為眼前短期利潤增長來盈利,有些是作為長期發展戰略性儲備來考慮的。 

    4、綠色酶法生產藥品成為歐美企業創新亮點 
    綠色酶法生產藥品技術,已在歐美生產抗生素、維生素、保健品的龍頭企業進行大力的推廣,其產品日益受到歐、美、日市場的歡迎,並受到國內企業的極大關注。 

   評論:多年來,歐美市場廣泛流行推崇綠色有機食品、藥品、保健品,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的和諧,開始推崇天然草藥、物理針灸治療疾病,綠色酶法生產藥品技術的推廣對降低化學藥品的毒副作用,對提高自然環境的保護,降低環境的破壞和污染,都據有重要的意義,同時提示,我國藥品類產品出口歐、美、日市場會遇到被逐年抬高綠色門檻標準的情況。因此,企業必須改革創新才能做到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份額雙贏的目標。 

    5、波瀾壯闊的輔酶Q10市場 
    2005年,輔酶Q10市場真可謂波瀾壯闊,它贏得眾多企業的關注並迅速擴產。部分生產企業從市場上得到了優異回報。但大部分生產企業沒有得到回報反而出現了虧損。 

    評論:據健康網市場信息統計分析,輔酶Q10在國內、國際市場,據有一定的市場發展潛力,在醫藥、保健、美容等應用領域,輔酶Q10產品都受到市場歡迎,但市場銷售風險大。主要風險因素有,一是輔酶Q10產品是一個市場用量相對較小,銷售目標主要是出口國際市場。二是技術創新門檻高,產品質量標準要求高,不容易仿製。三是日本是主要生產國和銷售國,產品質量和市場價格基本處於壟斷地位。因此決定它是一個高回報,高風險的品種,當國際價格在1000-1100美元/公斤銷售時,國內產品由於沒有價格優勢基本退出銷售市場。 

    6、醫藥市場外包加工成為國際市場新亮點 
    最近2年Outsorcing(外包)一詞風靡全球,從製造業、商業到服務業處處方興未艾,它不僅是一種經營現象,也是世界經濟一體化形勢下使產業鏈關係發生轉變的要素,是世界產業基地轉移的反映。合同外包與兼併重組成為製藥界兩大經濟現象。 

    評論:「外包」就是國外企業把不屬於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業務包出去,簡言之,就是把自己做不了或做不好或別人做得更好更便宜的事交由別人做。企業應該從總成本的角度考察企業的經營效果,只做自己最擅長和對利潤貢獻最大的那部分業務。外包的目的是通過與企業發展中的各個環節活動的協調,實現最佳業務績效,從而增強整個公司盈利的能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促使企業外包的主要推動力。目前,外包加工改變了原有國際產業鏈供應關係加快了專業化分工,即有利於發展中國家,也有利於已開發國家經濟,它必將長期存在,有序發展。但在開展外包加工服務時應注意市場風險。 

    7、中國成為印度廉價原料藥最大供應國 
    據健康網原料藥進出口統計數據分析顯示,印度已成為中國廉價原料藥最大海外出口市場。統計數據顯示,撲熱息痛、安乃近、地塞米松、頭孢類7-ACA、青黴素工業鹽、喹諾酮類原料藥、維生素類、抗病毒類、抗愛滋病藥中間體等原料藥出口印度市場4年來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如,地塞米松原料藥2002年出口印度295公斤,出口金額44.28萬美元,2005年增長到年出口數量4000公斤左右,出口金額302萬美元左右,出口數量平均年增長率達到313.75%,出口金額平均年增長率達到145.50%。預計2006年中國出口印度廉價原料藥及中間體的品種、數量仍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並已形成國際市場間上、下游原料藥產業鏈。 

    評論:我國政府和企業界已經認識到在「十一」五規劃發展中出口物美廉價原料藥存在的問題,如長期生產低附加值產品引發的高耗能、高污染、環境破壞、出口引起的反傾銷、反壟斷訴訟等嚴重問題。為有效解決原料藥出口中的弊端和促進企業不斷創新。近期,商務部等8部委聯合發布《關於促進醫藥產品出口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強醫藥產品智慧財產權的研究與保護","大力扶持醫藥原料藥等優勢產品的出口"。政策的出台,旨在改善我國目前醫藥產品出口規模和產品結構,鼓勵企業加強自主研發,積極引進國外先進適用的技術,提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醫藥產品出口,以促進出口產品結構的調整。同時雄心勃勃地提出,到2010年,力爭醫藥產品年出口額達到230億美元;到2020年,醫藥產品出口額達到1000億美元。 

    8、原料藥企業國際認證掀高潮 
    近年來,我國原料藥生產企業積極開展對產品的國際認證、市場註冊和cGMP認證工作,尤其向海正、華海、哈藥、桂林南藥等優秀企業憑藉自身產品的市場差異化優勢,主動出擊國際市場,經過申請大部分產品獲得國際市場認證和註冊,為企業擴大銷售,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產生了良好的效果並取得優異效益。 

    評論:國內有實力的企業,浙江海正藥業長期致力於美國的FDA認證和歐共體的COS認證,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暢通無阻。百科藥業通過歐洲COS認證,布洛芬原料藥生產出口占全國的50%。哈藥集團優勢產品全部註冊俄羅斯,抗生素產品國內、國際兩大市場同時取得高效益。以上醫藥產業先鋒的國際開發經驗,已經向整個行業傳達了明確的市場訊息:要迅速登陸國際醫藥市場,要主動創新按照需求國的市場質量要求,加快產品認證和註冊。調查統計顯示,美國,歐洲,澳洲,日本,是我國大宗原料藥的主要出口目的國。要熟悉不斷變化的歐美市場原料藥准入規則。積極通過對方各種權威認證,產品直接登陸國際市場,爭取早期得到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回報,這已得到國內原料藥生產廠家的強烈共識。可以預見,進入2006年,中國醫藥原料藥行業,必將掀起一場產品國際化認證的新浪潮。 

    9、青蒿素市場前景「星光燦爛」 
    在中國的植物藥領域,從來沒有一種藥物象青蒿素這樣引起全球醫藥領域的高度關注,其實青蒿素的大紅大紫說起來也是必然。多年來WHO一直選用氯奎、磺胺多辛、乙胺嘧啶一線抗虐藥物治療瘧疾,但是治癒目標不但沒有完成,反而受抗藥性的嚴重影響,發病率和復發率大幅上升,因此WHO決定採用青蒿素作為治療藥物,投入廣大的非洲抗瘧市場,此舉對外成就了諾華,對內成就了華立,復星,廣藥還有一批小型企業重慶通和製藥、成都三奇製藥。 

    評論:2005年世衛組織和中國政府在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上做出承諾,進一步加大對非洲國家的經濟援助和衛生事業發展的幫扶力度。中國政府設立專項資金無償提供青蒿素抗虐藥物幫助非洲國家治療瘧疾。政府達台企業唱戲,好政策幫助青蒿素產業再次走入快車道。目前,華立不斷增加種植面積,開足馬力,力圖將青蒿素原料藥的產能達到100噸/年。復星旗下的桂林南藥成為首家WHO的直接供應商,終於結束了中國的原料藥高額利潤被外商瓜分的歷史。廣藥超臨界CO2萃取技術使收率從原來的62%提高到95%,正在立足於打造自身優勢的青蒿素產業鏈。三者的競爭不言自明。青蒿素巨大的國際市場需求使青蒿素成了醫藥原料行業的「朝陽產業」。2006年青蒿素將繼續走他的「星光大道」,繼續成為醫藥市場矚目的熱點。 

    10、「達菲」促莽草酸市場價格飈升 
    在2005年入冬季節,幾乎全球範圍的禽流感危機不期而至,讓世人措手不及,市場爆發出的巨大需求給了羅氏製藥成功開發的抗病毒藥物「達菲」面臨著空前的市場機遇,其原料合成前體:莽草酸頓時市場行情可謂火的應時應景。 

    評論:莽草酸系中國廣西特產的藥食兩用的植物八角中提取,其含量之高讓西方人為之震驚,98%的莽草酸從廣西產地的八角藥材中提取出來,不容置疑擔當起抵抗禽流感重任。莽草酸行情僅在一個月里就真實的反映出國內市場行情的瞬息萬變。11月初,每公斤價格從1200元直上3500元,而後4000元,4800元,11月底市場成交價達到5000元/公斤,市場供求雙方激烈演繹了30餘天。讓業內人士驚奇的看到市場突然間造就出一個莽草酸特色產業鏈。圍繞著莽草酸產業鏈,短時間裡,產區農民、提取工人、市場商人各個欣喜若狂,取得了市場的高回報。它說明中國的中醫藥寶庫是偉大的瑰寶,機遇到柴草變成寶,要注意長期科學保護,深入挖掘科學利用,會不斷創造出醫藥界輝煌。 

更多原料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原料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