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春節假期對大豆行業的生產活動產生了顯著影響,導致油廠大豆壓榨量大幅下降。本文將分析春節期間大豆壓榨量的變化情況及其對市場的影響。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大豆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1月31日當周,主要油廠大豆壓榨量僅為15萬噸,整個1月份累計壓榨量為732萬噸,較上月下降99萬噸。2月7日當周,大豆壓榨量回升至47萬噸,但周環比、月環比、同比分別下降32萬噸、147萬噸和144萬噸。預計本周油廠開機率將大幅提升,大豆周度壓榨量在195萬噸左右。關注本周油廠復工復產情況。
上周國內豆粕期價、基差均大幅上漲。2月7日,大商所豆粕2503合約、2505合約收盤報價分別為3405元/噸、2909元/噸,近3日分別累計上漲7.3%和3.1%。上周末國內豆粕基差報價持續上調,2月9日,沿海地區普通豆粕基差報價M2505+650~850元/噸,東北、華北地區豆粕價格漲幅最大,遼寧部分地區豆粕現貨價格漲至3700元/噸以上。
一是阿根廷及巴西南部降雨偏少,南美大豆增產幅度可能不及預期,加上巴西大豆收穫進度偏慢、上市壓力後移,南美大豆CNF升貼水持續上漲,不斷抬高我國大豆進口成本。
二是國內豆粕庫存已連續4個月下降,疊加春節期間油廠停機減產,目前豆粕庫存已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豆粕供給明顯趨緊。大豆市場分析指出,,2-3月進口大豆到港減少,3月下旬部分油廠可能缺豆停機,屆時豆粕供給可能進一步趨緊。
三是市場普遍看漲近月豆粕價格,基金在豆粕期市的淨多單處於高位。2月7日,大商所豆粕2505合約前20席多頭持倉64.1萬手,其中最大多單公司淨多單12.6萬手。
春節期間大豆壓榨量的大幅下降對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導致豆粕期價和基差大幅上漲。南美大豆增產不及預期、國內豆粕庫存下降以及市場看漲情緒高漲是導致大豆供給趨緊的主要原因。未來,隨著油廠復工復產,大豆壓榨量有望逐步回升,但供給緊張的局面仍需關注。
更多大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大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