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全球關稅戰下的大豆市場波動與趨勢分析

全球關稅戰下的大豆市場波動與趨勢分析

2025-04-08 13:10:0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升級,2025年4月3日川普政府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加征10%基準關稅及額外關稅,其中對中國商品稅率高達34%,疊加前期政策後綜合稅率接近70%。中方於次日採取反制措施,自4月10日起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征同等比例關稅。這一系列動作引發大豆市場劇烈波動,歷史數據顯示2018年首輪貿易爭端曾導致美豆進口量驟降超60%,CBOT期價與成本出現顯著背離,但隨後市場逐步恢復常態。

  一、關稅政策升級對大豆市場的即時衝擊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大豆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4月3日美國宣布的關稅方案中,全球基準稅率設定為10%,同時針對貿易逆差國加征額外關稅,對中國商品最終稅率疊加後接近70%。作為回應,中國自2025年4月10日起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同步加征34%關稅,並設置一個月的過渡期。消息公布當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主力合約價格單日下跌超2%,盤中最低觸及980美分/蒲式耳,反映出市場對供應鏈中斷風險的恐慌情緒。

  二、歷史經驗:首輪貿易爭端導致進口量驟降與成本結構分化

  回顧2018年首場關稅戰影響,數據顯示大豆市場呈現顯著波動特徵:

  進口量劇烈調整: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上半年中國累計進口大豆9559萬噸(其中美豆占比31%);而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總進口量驟降至8135萬噸,美豆採購量銳減至667萬噸,降幅達76.7%。

  價格傳導異常:同期CBOT大豆期貨均價同比下降10.65%,但巴西大豆到港成本卻逆勢上漲6.81%,形成與期價的背離走勢。這種反常現象源於中國轉向南美採購導致的運輸溢價及供需錯配。

  恢復周期特徵:至2019年下半年,進口總量回升至9536萬噸(接近爭端前水平),美豆採購量雖僅恢復至2035萬噸,但市場已開始消化政策衝擊,價格關聯性重新趨同。

  三、當前形勢研判:短期波動與長期修復並存

  綜合歷史數據及政策細節分析,此次關稅升級可能產生以下影響:

  1. 短期擾動效應:4月10日關稅實施後,美豆進口成本將額外增加34%,疊加前期累積稅率接近70%的極端水平。這可能導致短期內中國轉向巴西、烏拉圭等替代供應國,CBOT期價或因出口受限出現階段性反彈,但當前全球庫存充足(2024/25年度預估達1.1億噸)將限制漲幅空間。

  2. 長期市場回歸:歷史經驗表明貿易摩擦對大豆供需的衝擊具有時效性特徵,當政策持續超過兩年後,供應鏈彈性會推動價格機制重新主導市場。預計2026年後隨著替代採購渠道成熟及關稅邊際效應減弱,美豆進口量有望逐步回升至年均3000萬噸水平,CBOT期價與到港成本的相關性將恢復歷史常態。

  3. 產業利潤波動:參考20182019年的虧損周期(加工利潤率平均下降45%),本次關稅加征可能導致短期內壓榨企業面臨成本壓力,但若後續政策調整或替代來源穩定供應,2026年行業盈利空間可能回升至正常區間。

  總結來看,此次關稅戰對大豆市場的直接影響將集中在短期貿易流重構與價格波動加劇上,但從產業鏈韌性及歷史周期規律分析,全球供需結構最終會通過市場調節實現再平衡。投資者需關注58月南美新作上市節奏、美國農業補貼政策動向以及中美談判進展等關鍵變量,在波動中把握長期修復機遇。

更多大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大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