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9月份我國宣布碳達峰和碳中和時間表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的預測峰值約為106億噸。
據
中國報告大廳數據顯示,2020年石化和
化工行業碳排放總量為13.78億噸,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3%,在工業領域碳排放量中僅次於冶金行業。2021年10月,我國頒布《石化化工重點行業嚴格能效約束推動節能降碳行動方案(2021-2025年)》,推動供給側改革、清退低效產能、鼓勵發展功能化的高附加值產品。
目前,碳中和及供給側改革對於化工行業的影響下主要體現出化工股票周期性在減弱與化工行業成長屬性增強。
從
磷化工看,目前已切入新能源長期高增長賽道。今年以來,磷化工原料端從磷礦石到磷酸,價格持續上漲。「三磷」整治下新增產能受限,磷酸鐵鋰作為磷化工的新賽道,新能源需求持續增長,為磷化工投資帶來新機遇。
從
氟化工看,清退落後產能,進軍鋰電電解質。2019年,環境治理提高了氟化工的准入門檻,新增產能有限。由於動力電池、電化學儲能需求仍在上行通道,作為鋰電池電解質的六氟磷酸鋰未來需求也將隨之上行。在六氟磷酸鋰的帶動下,氟化工成長性明顯。
在光伏帶動下
純鹼化工出現新機遇,由於碳中和政策下光伏發電將進一步增長,光伏玻璃的需求隨之上升,對純鹼價格的上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疊加目前庫存低位運行,預計純鹼價格或將維持在高位。行業已迎來業績水平快速增長,而估值仍處於低位,投資正當時。
以及在風電帶動下,國產替代加快,
碳纖維發展也是不錯。碳中和下,風電裝機量的提升帶動碳纖維需求大幅增長。布局替代進口的高性能碳纖維,國內企業在業績和估值方面有望持續提升。
不過
氯鹼化工產能受限,調整中孕育新機遇。近年來供給側改革,燒鹼、電石和PVC的產能逐步縮減。今年以來,電石、PVC等產品量價齊升,行業利潤漲勢可期、估值處於低位。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對碳中和勢態下
化工行業發展狀況的大致介紹了,如需了解更多的化工行業相關資訊可點擊本文連結進行查閱!
更多化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化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