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兒童教育市場需樹立維權政策 托育機構市場遇冷進入漲價期

兒童教育市場需樹立維權政策 托育機構市場遇冷進入漲價期

2022-06-08 08:58:53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兒童教育機構疫情影響下2022年市場需求遇冷,作為學前教育或早期教育的後半階段,是一個孩子教育與成長的重要而特殊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兒童教育機構數量繁多,但大多數資金規模較小,行業競爭十分激烈。

  兒童教育市場需樹立維權政策

  現如今,許多家長都很重視兒童早期教育,卻容易輕信各類兒童教育培訓機構的宣傳噱頭和口頭承諾,最終陷入惱人的糾紛之中。為此,北京東城法院在選擇教育機構、履行教育合同、樹立維權意識等方面給家長們支招。

  國家對於培訓機構出售課時包的金額上限制定有嚴格的規定,家長應詳盡掌握相關政策規定,一旦出現培訓機構違規推銷高額「課時包」時,堅決予以抵制。雖然有關部門已出「重拳」規範教育市場,但仍有部分「地下」培訓機構依仗原有生源繼續違規經營,利用消費家長的信賴推銷高額課時包。該類培訓機構無辦學許可、無資金監管,一旦卷錢跑路將蹤跡難尋。

  由於目前數字支付方式的普遍應用,家長在交納課時費時出於便捷常常通過微信或支付寶掃碼支付,支付後才發現收款碼為個人帳戶,此時一定要樹立風險意識與維權意識,及時索要加蓋培訓機構公章的培訓費發票或收據並長久保存。為保險起見,更穩妥的支付方式為匯款至與營業執照名稱相符的培訓機構對公帳戶,並保有培訓費發票。

  一旦發現培訓機構有未按時支付培訓場地租金、未按時發放員工工資等「苗頭」時,務必提高警惕,充分預判並衡量風險,有意識地取證。比如,要求培訓機構出具剩餘課時費用清單,要求培訓機構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提供個人連帶責任保證,如果決定解除培訓合同,則應積極敦促培訓機構儘快退費,或至少與培訓機構辦理結算,明確應退費金額,並簽訂書面解約協議。

  托育機構市場遇冷進入漲價期

  在全球範圍內,由於女性權益觀念與早教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0-3歲嬰幼兒的托育服務已成為各國高度重視的家庭政策議題, 並被上升為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一部分。英、美、日等國家的托育行業已發展較為成熟,但中國嬰幼兒托育市場還處於成長期。

  綜合組織數據顯示,2016年0-2歲幼兒入托率平均值在33.2%,其中有10個國家超過50%,這10個國家大多數是歐洲國家,韓國以53.4%入托率成為亞洲首位。而根據2019年全國人口監測和家庭發展抽樣調查,我國總體入托率為5.6%,遠低於經合組織平均水準。

兒童教育市場需樹立維權政策 托育機構市場遇冷進入漲價期

  2022-2027年中國教育培訓業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目前絕大多數家庭有托育需求,僅8%的家庭表示完全不需要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剩下的92%的家庭中,需求較為強烈的約占70%左右。雖然家長對托育有較強需求,但家庭消費能力卻與當下的托育費用極不匹配。根據上海區域的調查,八成家庭能接受託育消費3000-4000元/月,但市面上的嬰幼兒托育服務消費普遍在5000元/月左右,而條件較好的,月收費高達1萬/月以上。

  除了對低齡教育高投入的遲疑,隔代撫養的觀念根深蒂固,一部分家長的托育仍是通過老人照護加保姆輔助完成。許多家長依然認為幼兒園才是嬰幼兒邁入集體生活的起點。低齡專業照護和家長理念不匹配,直接導致托育園所招生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與幼兒園的年度招生不同,托育機構基本處於全年招生狀態。多位從業人員提到,托育作為具有周期性的行業,3-6月是招生黃金期,7月、8月則為淡季,園區常常處於不飽和狀態,托育機構要花很多時間配合招生推廣及宣傳,如何良性運營,一直是這一行業所面臨的重大考驗。

  疫情反覆也時刻考驗家長的信心,有一部分托育需求可能會隨之消失,這也會直接導致招生恢復周期拉長,而招生疲態、入托率下降也會引發教師離職潮,從而更進一步增加運營維護成本。因此,有業內資深人士認為,疫情過後,30%的托育機構或將面臨倒閉危機。

  儘管比起民辦幼兒園的萎縮,托育機構仍在崛起之中,但目前市面上托育師資的極度緊缺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相較於幼兒園1:7至1:10的師資配比,托育機構要求提高到1:3至1:5,雖然托育機構的孩子大體上少於幼兒園,但孩子年齡更小,教師工作量大,需要更為細心的照料,在開不出高工資的情況下,師資短缺始終是托育發展繞不過的痛。

  此外,市場初啟,許多幼師或早教老師轉型托育,但托育機構要求的專業師資是經過培訓取得育嬰師資格證的人群,而非一紙「幼師證」。業內人士張老師看來,市場對托育機構的老師要求甚至更高,他們不是育嬰師,不是幼師,不是醫護人員,但必須是這三者綜合體。而目前托育培訓和高校人才培養的滯後都無法在短期內解決師資缺口,因此,對於廣大托育機構,專業團隊可遇不可求。

  兒童教育機構發展方向光明,國內民眾市場需求持續挖掘潛在需求,市場供給能力卻普遍較弱。在政策的指引下,未來兒童教育機構競爭將傾向於結合自身資源和能力,在資本協同幫助下,打通學前教育產業價值鏈關鍵環節之間的比拼,在此背景下,平台型公司顯然將更具生命力。

  以上就是兒童教育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教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教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