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林蘭銅藝的展台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銅工藝品不僅以其精美的外觀和實用性成為焦點,更通過創新設計打破了人們對非遺產品「只能看,不能用」的刻板印象。這種「老手藝+新表達」的模式,正成為國貨潮品「破圈」的典型路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銅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甘肅館林蘭銅藝展台前,新推出的音樂銅版畫讓參觀者紛紛駐足體驗。這款融合了藍牙音箱功能的創新產品,不僅保留了銅版畫細膩的浮雕質感,美觀好看,還能聽音樂。另一款新產品DIY銅版畫則支持DIY填色創作,消費者可以親手製作專屬藝術品,體驗感滿滿。還有一款罐罐茶具套裝好看又實用,深受消費者喜愛。
銅藝產品的進化密碼在於讓消費者成為產品共創夥伴。音樂銅版畫的創意,其實就來自去年消博會參觀者的熱心提議。這種直接和消費者面對面交流的方式,讓企業能夠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從而創作出受市場歡迎的銅藝產品。
連續三年參展消博會的經歷,讓非遺傳承人摸索出一條「參展—對話—疊代」的創新閉環。企業帶著工匠駐會,直接和消費者面對面交流,把消博會展台當作產品研發室,逐步建立「參展需求採集—年度產品疊代—次年參展驗證改進效果」的年度循環創新機制,從而贏得發展機遇。
非遺是要讓大家都參與進來,玩兒轉非遺,這樣的非遺才有生命力,才能傳承和發展下去。白銀素有「中國銅城」的美譽,希望藉助消博會的國際影響力,讓白銀銅藝走向全國,閃耀世界。
總結
銅藝創新不僅保留了傳統工藝的精髓,更通過現代設計和技術手段,使其融入日常生活,成為兼具美觀和實用性的國貨潮品。這種「老手藝+新表達」的模式,不僅讓非遺煥發新生,也為國貨潮品的「破圈」提供了新的路徑。通過消費者共創和年度循環創新機制,銅藝產品不斷疊代,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展現了非遺的強大生命力和發展潛力。
更多銅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銅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