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布的《2024年全球商業航空安全報告》顯示,航空業在安全領域持續取得進展。儘管整體安全指標有所提升,但仍需關注一些關鍵問題。報告顯示,2024年的航空安全狀況相較於五年平均水平有所改善,但在部分關鍵指標上未能達到2023年的卓越表現。本文將圍繞全球及各區域的航空安全數據展開分析,並探討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
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航空業在安全性方面繼續取得進步。具體來看,2024年的總事故率為每百萬架次1.13起事故(即每88萬架次發生一次事故),這一數值優於五年平均值的1.25,但仍略高於2023年的最佳表現(1.09)。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共發生了7起致命事故,涉及4060萬架次飛行,高於2023年的單次致命事故和五年平均水平(五起致命事故)。
從人員傷亡情況來看,2024年共有244人在航空事故中遇難,這一數字顯著高於2023年的72人,但仍低於五年平均值的144人。儘管如此,死亡風險指標顯示為0.06(每百萬架次死亡人數),這一數值雖低於五年平均水平的0.10,但卻是2023年水平(0.03)的兩倍。這些數據表明,航空安全領域仍需進一步努力。
報告強調了航空安全領域的關鍵數據變化。首先,儘管事故率較五年平均水平有所下降,但致命事故數量卻出現了反彈。這說明儘管飛行次數增加可能推高事故總數,但每百萬架次的死亡風險仍處於較低水平。然而,這一指標在2024年的回升趨勢值得警惕。
此外,報告還指出,與衝突地區相關的事故和事件未被納入此次安全數據統計範圍。這類事故通常被視為安保問題而非傳統意義上的航空安全事件,但它們仍然是航空領域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與此同時,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干擾事件的增加也對航空安全構成了新的威脅。
在區域層面,北美地區的安全狀況保持相對穩定。2024年該地區共發生12起事故,事故率從2023年的每百萬架次1.53下降至1.20,優於五年平均水平的1.26。自2020年以來,北美地區的死亡風險始終保持為零,顯示出該地區在航空安全方面的卓越表現。
亞太地區則呈現不同的趨勢。2024年該地區共發生多起事故,事故率與五年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儘管如此,致命事故數量的增加仍需引起關注。報告指出,該地區的航空安全問題主要集中在特定類型的事故上,例如飛機起降階段的安全隱患。
報告強調了當前航空業面臨的主要挑戰。首先,GNSS干擾事件的頻發對現代航空導航系統構成了嚴重威脅。這種人為或技術性的干擾可能導致飛行路徑偏差、通信中斷等問題,進而增加事故風險。其次,衝突地區相關的安全事件雖然未被納入此次統計範圍,但它們仍然是全球航空安全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為應對這些挑戰,報告呼籲各國政府、航空公司以及相關機構加強合作,共同提升航空安全水平。具體措施包括加強對GNSS干擾技術的研究與防範,推動國際間的安全信息共享機制,以及加大對航空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
總結
綜上所述,《2024年全球商業航空安全報告》展現了航空業在安全性方面取得的積極進展,同時也指出了當前面臨的關鍵挑戰。儘管事故率和死亡風險指標有所改善,但致命事故數量的增加以及新興威脅的出現仍需引起高度重視。未來,唯有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政策優化和國際合作,才能進一步提升全球航空安全水平,確保乘客與機組人員的安全出行。
更多航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航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