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A股市場中機器人概念持續升溫,相關上市公司成為機構投資者關注焦點。數據顯示,本周滬深兩市共有156家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其中電子、機械設備和醫藥生物行業調研頻次最高,而半導體、通用設備和汽車零部件板塊則位列機構關注度前三名。在細分領域,能源金屬與元件行業的熱度顯著提升,多家公司通過技術突破與產品落地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機器人賽道的預期。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機器人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本周調研數據顯示,TCL智家與中集車輛均接受了三次機構調研,顯示出投資者對其業務布局的高度關注。從接待規模看,三花智控以368家機構來訪量位居榜首,其在機電執行器領域的戰略拓展引發市場強烈興趣;勁仔食品和廣聯達分別迎來170家、150家機構調研,凸顯消費與數位化領域投資價值的持續釋放。
作為本周市場焦點,機器人概念在多個細分場景實現技術突破。神劍股份通過聚酯樹脂產品切入工業機器人塗層應用,在二級市場收穫漲停;萬向錢潮則依託精密軸承與絲槓技術優勢,研發人形機器人專用行星滾柱絲槓,並已組建專項團隊推進產業化進程。兩家公司股價分別錄得強勢表現,顯示投資者對核心部件國產化的認可。
在關鍵組件領域,拓邦股份新建8mm、10mm空心杯電機產品平台,已獲得人形機器人行業批量訂單,並實現AI割草機器人的量產交付。奧迪微則通過超聲波傳感器技術滲透服務機器人市場,在避障、材質識別等場景提供解決方案。同時,中力股份推出的搬馬機器人系列憑藉高自動化水平,有效提升倉儲物流效率。
東亞機械的壓縮機產品已進入發那科、匯川技術等機器人頭部企業的供應鏈體系,其氣動動力系統為工業機器人手臂提供核心動能支持。豪森智能則聚焦汽車製造場景,聯合多家行業龍頭開發專用人形機器人,覆蓋擰緊、搬運等工藝環節,推動"具身智能"在產線中的實際應用。
總結來看,機構調研數據印證了資本市場對機器人產業鏈的高度期待。從上游核心部件到下游應用場景的全鏈條布局正在加速推進,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形成共振效應。隨著更多企業通過技術突破打開商業化空間,機器人產業有望持續成為驅動製造業升級和消費市場變革的重要力量。
更多機器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器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