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白酒行業陷入價格內卷的2024年,黃酒產業卻走出了一條逆勢上揚的路徑。頭部品牌會稽山、古越龍山時隔多年同步提價,不僅帶動股價領漲酒類板塊,更釋放出品類價值重塑的信號。這一現象背後,是供需關係重構帶來的行業拐點,更是傳統酒種在消費升級浪潮中探索增量空間的縮影。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黃酒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開年以來,白酒企業普遍放緩提價節奏,而黃酒頭部品牌卻率先行動。會稽山對純正系列、三年陳系列等核心產品實施1%9%的價格調整;古越龍山則針對彩包花雕、清醇三年等主力產品調升2%12%。此次提價距離上一輪已有數年,凸顯行業格局的顯著變化:
規模收縮倒逼整合:全國規上黃酒企業從2020年的102家降至2023年的80家,主要廠商產量持續優化,古越龍山、會稽山近七年產能分別縮減一成和五成;
需求端穩步回暖:2024年黃酒產量同比增長3.5%,出口量更以8.7%增速領先其他酒類,紹興產業集群營收同步增長3%,與白酒、啤酒的負增長形成鮮明對比。
在行業規模不足千億的背景下,黃酒通過結構性調整實現增長突破:
1. 高端化驅動利潤提升
兩大品牌中高端產品占比持續攀升,古越龍山2024年中高檔酒收入貢獻率達73%,較2017年提高9個百分點;會稽山同類產品占比亦從59%增至67%。通過升級壇裝陳釀、老酒系列等高附加值產品,企業成功將規模收縮轉化為利潤增長。
2. 年輕化破圈打開新消費場景
氣泡黃酒"一日一熏"單日銷售額破千萬的案例印證了創新潛力,低度果味黃酒、咖啡聯名款等新品類加速滲透Z世代市場。線下通過"慢酒館""溫渡酒館"等體驗空間重構飲用場景,線上借力抖音、小紅書實現社交傳播裂變,年輕客群占比持續提升。
3. 全國化布局突破地域限制
儘管江浙滬仍是主要市場(古越龍山非長三角區域收入占比40%,會稽山僅為12%),但兩地外市場增速顯著:古越龍山省外營收五年增長近倍,會稽山同期增幅達95%。通過舉辦全國品鑑行、開設體驗館等方式培育異地消費認知。
黃酒的復甦仍面臨關鍵考驗:
年輕化需持續心智占領:當前創新產品更多停留在流量層面,如何將嘗鮮者轉化為忠實用戶仍是挑戰;
全國化滲透亟待提速:省外收入占比不足四成(古越龍山)和一成(會稽山),與白酒動輒60%以上的全國化率差距明顯;
國際化仍處探索階段:兩大品牌海外收入均低於5%,儘管在日韓、歐洲開設體驗空間,但文化認知差異制約增長速度。
總結而言,黃酒通過供給端收縮和需求端升級實現了階段性價值回歸,但要真正完成從區域性品類到全國化品牌的跨越,還需在產品創新、場景再造和市場教育上持續發力。其成長軌跡印證了一個規律:小眾行業若能精準把握供需拐點,並構建差異化競爭壁壘,完全可能在全球化消費趨勢中開闢新藍海。
更多黃酒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黃酒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