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1-11月,我國農業行業在糧食進口方面呈現出顯著的特徵和趨勢。整體來看,我國糧食進口量持續增長,但進口價格普遍下降,這反映出國際糧食市場的供求關係變化以及我國在全球糧食貿易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將深入分析我國糧食進口的數量、價格及其主要來源國,探討2025年農業行業的發展前景。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農業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1-11月,我國進口糧食總量達到14731萬噸,同比增長3.1%。這一增長趨勢顯示出我國對糧食的持續需求,以及國際市場對我國糧食進口的穩定供應。其中,大豆進口量達到9709萬噸,同比增長9.4%,占糧食進口總量的65.9%;玉米進口量為1332萬噸,同比下降39.9%,占9.0%;小麥進口量為1102萬噸,同比下降4.1%,占7.5%;大麥進口量為1347萬噸,同比增長39.3%,占9.2%;高粱進口量為829萬噸,同比增長70.3%,占5.6%;稻米進口量為128萬噸,同比下降46.8%,僅占0.9%。這些數據表明,我國在大豆和高粱等糧食作物的進口上增長顯著,而玉米和稻米的進口量則有所下降。
儘管進口量有所增長,但我國糧食進口的平均噸價卻呈現下降趨勢。2024年1-11月,我國糧食進口平均噸價為3117.6元,同比下降13.5%。具體來看,大豆進口平均噸價為3591.7元,同比下降15.2%;小麥進口平均噸價為2272.0元,同比下降11.0%;稻米進口平均噸價為4041.6元,同比增長8.4%;玉米進口平均噸價為1937.1元,同比下降18.4%;大麥進口平均噸價為1895.1元,同比下降20.5%;高粱進口平均噸價為2135.2元,同比下降13.9%。這一價格波動趨勢反映了國際糧食市場的供求關係變化,以及我國在全球糧食貿易中的議價能力。
我國糧食進口的主要來源國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這顯示出我國糧食進口的穩定性和依賴性。農業行業現狀分析指出,2024年1-11月,我國糧食進口的主要來源國依次為巴西(占比53.1%)、美國(占比18.6%)、澳大利亞(占比6.9%)、阿根廷(占比4.4%)、烏克蘭(占比4.1%)、加拿大(占比3.4%)、法國(占比3.0%)和俄羅斯(占比1.2%)。這8個國家合計占比達到94.7%,顯示出我國糧食進口的高度集中化。其中,巴西是我國大豆的主要進口來源國,占比達到74.0%,而美國和阿根廷也是重要的大豆供應國。對於小麥,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法國是我國的主要進口來源國。稻米的主要進口來源國為緬甸、泰國和越南。玉米的主要進口來源國為巴西、烏克蘭和美國。大麥的主要進口來源國為澳大利亞、法國和阿根廷。高粱的主要進口來源國為美國和澳大利亞。
綜合來看,我國農業行業在2024年1-11月的糧食進口呈現出數量增長和價格下降的雙重趨勢。這一趨勢不僅反映了我國對糧食的持續需求,也顯示出我國在全球糧食市場中的重要地位。展望2025年,我國農業行業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糧食進口量有望進一步增加,尤其是在大豆和高粱等作物上。同時,隨著國際糧食市場的供求關係變化,我國糧食進口價格可能會繼續波動。此外,我國將繼續加強與主要糧食進口來源國的合作,確保糧食供應的穩定性。未來,我國農業行業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需要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推動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
總之,我國農業行業在糧食進口方面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和價格波動特徵。隨著國際糧食市場的變化,我國將繼續優化糧食進口結構,加強與主要進口來源國的合作,確保糧食供應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同時,我國農業行業也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需要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和政策支持等方面不斷努力,以實現農業的高質量發展。
更多農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