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滬深兩市今日延續震盪行情,銀行板塊在政策預期與估值修復驅動下逆市走強。全天申萬一級行業中17個收漲,銀行以0.67%的漲幅位列前茅,同時主力資金淨流入5.46億元,成為市場中為數不多獲得增量資金關注的核心板塊之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銀行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4月22日A股市場呈現結構性分化特徵,銀行板塊憑藉防禦屬性和低估值優勢吸引資金入場。當日銀行板塊內42隻個股中共36隻上漲,僅4隻下跌。從主力資金流向看,該行業成為當天僅有的10個淨流入行業中的一員,5.46億元的增量資金規模在金融業中表現突出。交通運輸、建築材料等順周期板塊同步走強,而傳媒、通信等TMT賽道則遭遇明顯拋壓。
銀行內部資金分布差異顯著:頭部機構獲主力加倉力度最大,農業銀行以2.06億元淨流入居首,興業銀行(6940萬元)、郵儲銀行(5690萬元)緊隨其後。城商行與農商行則出現明顯分野,青農商行、平安銀行分別流出5457萬元和4000萬元,顯示出資金對區域金融風險的審慎態度。
國有大行普遍獲得主力資金青睞,中國銀行(5066萬元)、建設銀行(4747萬元)等權重股漲幅居前。招商銀行雖微跌0.64%,但仍有3645萬元淨流入,反映出市場對其基本面韌性的認可。對比之下,部分股份行與地方性銀行因前期漲幅較大或業績增速放緩,遭遇資金階段性獲利了結。
區域性銀行呈現兩極分化態勢:寧波銀行(3237萬元)、成都銀行(1838萬元)等優質標的持續獲得配置,而常熟銀行(1334萬元)、齊魯銀行(2150萬元)則面臨資金撤離壓力。這種結構性調整既體現了市場對資產質量的深度關注,也反映了投資者對政策紅利釋放節奏的差異化預期。
總結來看,銀行板塊在震盪市中展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主力資金通過"抓大放小"策略強化了頭部機構配置價值。當前行業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區間,若後續宏觀經濟修復動能增強,有望吸引更廣泛的資金關注。不過區域金融風險防控及息差壓力仍是制約部分中小銀行業績釋放的關鍵變量,建議投資者持續跟蹤資產質量與政策動向的邊際變化。
更多銀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銀行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