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加速,風電產業尤其是海上風電領域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國內外市場在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和需求推動下,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海上風電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國內市場快速擴張,也在海外市場展現出廣闊的前景。產業鏈各環節企業紛紛布局,推動行業整體景氣度持續提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風電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國內海上風電市場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正迎來快速發展期。預計到2025年,國內新增海上風電規模將超過12GW,同比增長有望翻倍。這一增長得益於成本下降、吊裝效率提升以及東部沿海地區對清潔能源需求的增加。此外,深遠海海上風電項目的啟動,為行業中長期穩定增長提供了保障。例如,廣東帆石一1GW項目和江蘇大豐1.65GW項目已進入開工階段,廣東、遼寧、江蘇等省份的新一輪海上風電項目競配也逐步臨近。預計2025年和2026年,國內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將分別超過12GW和15GW,同比增長100%和25%,帶動產業鏈景氣度持續提升。
儘管2024年歐洲新建海上風電規模為2.6GW,同比下降30%,但2024年歐洲風電核准數量達到19.9GW,同比增長46.3%,為後續項目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儲備。預計2025年至2027年,歐洲海上風電的核准規模將分別達到34.7GW、23.2GW和30.2GW。未來五年,歐洲海上風電累計裝機規模預計將達到73GW,年均裝機12GW,遠高於2024年的2.6GW。這一趨勢為國內風電產業鏈企業拓展歐洲市場提供了重要契機,尤其是在風機、海纜、樁基、鑄鍛件等環節,國內企業已展現出明顯的競爭優勢。
2025年第一季度以來,風電行業景氣度高漲,產業鏈各環節排產大幅增長。整機、鑄鍛件、齒輪箱、軸承等環節的排產或出貨增幅均達到50%至100%。隨著原材料價格下降,大型鑄鍛件價格回升幅度有望超預期,帶動零部件企業盈利大幅改善。國內風電零部件企業在原材料豐富度、電價水平、技術工藝、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備顯著優勢,加之非標品屬性和自動化程度較低的特點,使其在海外市場更具競爭力。海外整機企業預計將加大對國內風電零部件的採購,進一步推動出口量增長。此外,國內企業在海纜、基礎、鑄鍛件等環節已成功拓展海外市場,並形成了明確的競爭優勢。
儘管風電行業整體前景向好,但仍需關注一些潛在風險。新增風電裝機規模可能低於預期,多種因素可能影響海上風電裝機的實際進度。此外,貿易壁壘可能對風電整機和零部件出口產生不利影響,原材料價格波動也可能對行業盈利造成壓力。企業在布局海外市場時,需充分考慮這些風險因素,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
全球風電產業尤其是海上風電領域,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國內市場在深遠海項目的推動下,規模將大幅增長;歐洲市場儲備充足,未來五年將進入新的增長周期。風電零部件出口趨勢明確,國內企業憑藉顯著競爭優勢,有望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儘管行業面臨一定風險,但在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的推動下,風電產業鏈各環節企業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更多風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風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