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房地產行業出現了令人矚目的積極信號。儘管過去幾年市場表現低迷,但政策支持、管理優化以及消費提振等多重因素正在為行業注入新的活力。從國際投行的樂觀預期到國內地方政府的穩樓市政策,房地產行業似乎正在迎來轉機。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房地產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國際金融機構近期對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看法發生了顯著轉變。有分析師指出,政策支持和管理效率的提升將推動行業盈利能力改善。他們認為,未來兩年是積累房地產行業資產的好時機,資產周轉率和定價將持續優化,股本回報率(ROE)也將隨之提高。此外,低利率、供應緊縮和信貸正常化等因素將共同推動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復甦。
今年2月以來,市場對房地產行業的悲觀情緒有所緩解,主要得益於政策預期和銷售企穩的跡象。儘管4月是傳統的新房銷售淡季,但6月的前景被普遍看好,尤其是此前積極的房屋補庫為市場提供了支撐。
從國內來看,各地政府近期出台的提振消費政策中,穩樓市成為重要組成部分。例如,貴州省提出優化房地產市場供給調控,計劃在2025年啟動城中村改造3萬戶、城市危舊房改造8600套,並支持地方國有企業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青島市則推出了住房「以舊換新」政策,提供每套3萬元的一次性收購補助和每年2%的收購貸款貼息,同時對多子女家庭發放5萬元至10萬元的購房補貼。遼寧、濟南等地也將穩定住房消費作為提振消費政策的重要環節。
這些政策在公積金、置業資金成本、購房補貼等方面持續發力,為房地產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3月全國房地產市場數據顯示,商品房銷售面積在核心城市復甦行情的帶動下環比上升,新房和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也有所增加,房企運營端現金流迎來邊際改善。
近期,一線城市及部分熱點二線城市的土地市場表現活躍。例如,南京8宗宅地成交金額達84.57億元,顯示出開發商對優質地塊的持續熱情。這一現象表明,儘管行業整體仍面臨挑戰,但開發商對未來的市場前景保持信心。
有分析認為,隨著外部不確定性的增強,擴內需政策將逐漸加碼,而房地產行業將在提振消費政策框架中扮演重要角色。房價的財富效應對居民收入信心和消費意願的影響不可忽視,預計全國性政策將在4月至5月出台,具備較強產品力的開發企業和持有優質運營資產的企業將更具投資價值。
從歷史經驗來看,地產板塊的上漲往往先於基本面的企穩。近期,市場對房地產增量政策的預期較強,在4月底重要會議及關鍵措施落地前,地產板塊仍有望實現超額收益。這一趨勢表明,投資者對房地產行業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復。
總結
綜合來看,房地產行業正在迎來多重利好。國際投行的樂觀預期、地方政府的穩樓市政策以及土地市場的活躍表現,都為行業復甦提供了有力支撐。儘管挑戰依然存在,但政策支持和管理優化的雙重驅動下,房地產行業有望逐步走出低谷,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更多房地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房地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