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中國核電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裝機規模、技術創新、安全監管等方面取得顯著成就。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核電總體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標誌著中國在全球核電領域進入領先行列。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核電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截至4月27日,中國在運、在建和核准建設的核電機組總數達到102台,總裝機容量突破1.13億千瓦,首次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在建核電機組28台,總裝機容量3365萬千瓦,連續18年保持全球第一;商運核電機組58台,總裝機容量6096萬千瓦。與上一年度相比,商運機組增加3台,裝機容量增長393萬千瓦;在建機組增加2台,裝機容量增長335萬千瓦。
2023年,中國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達到4447億千瓦時,占全國發電總量的4.72%,位居全球第二。這一發電量相當於減少燃燒標準煤1.27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34億噸,為能源結構優化和碳減排作出重要貢獻。
在核電技術領域,中國已實現關鍵主設備100%國產化,關鍵零部件技術完全自主可控。2023年,國內核電主設備累計交付114台套,有力保障了多型號核電機組的穩定運行。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大型壓水堆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在安全技術、反應堆保護技術、壓力容器技術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輻射環境監測網絡,為核電安全運行提供有力保障。國家級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網設有1835個監測點,覆蓋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重要邊境口岸和核設施周邊地區。在核電廠等重要核設施周圍16個方位布設了100多個監測點位,包括大氣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和水、土壤、動植物等環境採樣點。監測數據顯示,中國輻射環境質量長期保持良好水平。
中國核電產業正以穩健的步伐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從裝機規模到技術創新,從發電貢獻到安全保障,中國核電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為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未來,隨著在建機組的陸續投產和技術的持續創新,中國核電將在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更多核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核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