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2月中旬以來,國內白條豬肉價格呈現窄幅震盪的態勢,市場供需雙方相互制約,價格漲跌兩難。養殖端存在一定的壓欄抗價意向,而下游需求則相對低迷,導致價格波動空間有限。然而,隨著供應收緊和需求逐步恢復,5月中下旬豬肉價格可能出現小幅上漲。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豬肉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從供應角度來看,市場豬源有限,上游養殖端出欄積極性不高。2月至4月是全年適重豬源出欄量的低點,同時部分養殖場存在壓欄增重的意向,部分地區還進行了二次育肥滾動補欄,這導致屠宰企業收購豬源減少,豬肉供應被動收緊。2025年2月以來,生豬宰後均重持續上升,截至4月第四周,生豬宰後均重達到92.70公斤,較2月初增加了2.00%。雖然宰後均重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豬肉供應,但由於增幅不及生豬出欄量的降幅,且部分屠宰企業因國儲訂單、分攤固定成本等因素選擇分割入庫,共同導致2月至4月白條豬肉供應量有限,對價格形成了一定支撐。
從需求端來看,2月至4月是豬肉消費的淡季,終端消費較為疲軟。春節過後至4月,豬肉消費量通常較低,加之替代品價格較低,豬肉的價格優勢被削弱,批發市場競爭激烈,經銷商壓價意向較強。屠宰企業普遍面臨銷售不暢的局面,不得不降價走量,導致豬肉價格難以上漲。2025年2月10日至4月25日,國內樣本批發市場日均到貨量為24747頭,處於年內低位水平,進一步印證了需求的低迷。
展望後市,供需博弈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打破,但5月中下旬豬肉價格可能出現小幅上漲。5月適重豬源依舊不足,且從以往經驗來看,養殖端二次育肥的意向可能有所提升。在當前肥標價差仍為正值的情況下,部分養殖端可能選擇壓欄增重,對價格形成一定支撐。此外,5月終端需求較2月至4月可能有所恢復,供需兩端的共同作用或推動價格出現小幅上漲。
總結
綜合來看,2025年5月國內白條豬肉價格可能呈現先穩後漲的趨勢,月均價或環比上漲,但幅度有限。供應端的收緊和需求端的逐步恢復將是推動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但市場供需博弈的局面仍將持續,價格波動空間不大。
更多豬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豬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