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1%,食品價格下降成為主要拖累因素。儘管豬肉價格上漲對沖了部分跌幅,但鮮菜、糧食等品類的價格走低疊加交通通信領域的持續下行壓力,使得整體消費需求仍顯疲軟。從城鄉結構看,城市與農村CPI同步微降,服務消費與商品價格呈現差異化走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豬肉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1%,延續了年初以來的溫和回落態勢。分領域看,食品價格下降1.4%是主要拖累項,其中鮮菜價格同比下跌6.8%,糧食價格走低1.5%,合計拉低CPI約0.18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在整體下行趨勢中,豬肉價格上漲6.7%成為食品領域的關鍵支撐因素,對沖了部分跌幅。
食品菸酒類價格同比下降0.6%,直接拉低CPI約0.17個百分點。細分品類呈現分化特徵:鮮菜價格同比降幅最大達6.8%,蛋類和糧食價格分別下跌1.6%、1.5%;而豬肉與鮮果價格則逆勢上漲,分別貢獻了0.08和0.02個百分點的正向影響。這種結構性變化反映出食品供應鏈在季節性波動中的複雜調整。
其他七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呈現"六漲一降"格局。教育文化娛樂(+0.8%)、生活用品及服務(+0.6%)等品類保持溫和上漲,而交通通信價格同比下降2.6%,成為非食品領域主要拖累項。值得關注的是,服務消費展現出較強韌性,3月份服務價格上漲0.3%,13月累計漲幅達到0.4%,顯示出居民對生活品質改善的持續需求。
從月度環比看,3月份CPI下降0.4%。食品菸酒類價格環比下跌0.9%,其中鮮菜價格單月跌幅達5.1%,豬肉價格延續回落趨勢同比下降4.4%。非食品領域同樣面臨下行壓力,交通通信價格環比下降1.4%,主要受燃油價格調整影響。但衣著、生活用品等品類逆勢上漲,顯示部分商品需求存在剛性支撐。
綜合來看,3月份CPI同比轉負既體現了食品領域季節性波動的短期擾動,也反映了當前消費市場復甦進程中的結構性矛盾。豬肉價格雖保持增長但漲幅收窄,鮮果等品類尚未形成持續拉動力,而服務消費的穩步回暖為後續物價企穩提供了重要支撐。這種"食品拖累與服務支撐並存"的狀態,凸顯了我國經濟在轉型期面臨的複雜定價環境,也為政策調控預留了空間。
當前數據表明,居民消費需求正在經歷結構性調整,價格指標的分化態勢既提示保供穩價工作的必要性,也反映了消費升級趨勢下的市場活力。未來CPI走勢或將持續受到食品供給穩定性、服務消費復甦節奏等多重因素影響,在合理區間內保持溫和波動。
更多豬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豬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