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各地紛紛設立專項基金,推動AI與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從長三角的文化產業基金到各地的AI天使基金,這些舉措不僅為科技創新提供了資金支持,也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以下是近期幾項重要基金設立的詳細情況。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文化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4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學宣布設立「交大雲啟AI天使基金」,總規模達3億元。該基金由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學院與相關機構聯合發起,專注於初創期及早期人工智慧科創企業,重點布局大模型行業應用、具身智能、AI晶片等前沿領域。基金不僅面向交大校友,還廣泛吸納社會資源,旨在實現高校、市場機構和產業的協同發展。
近日,長三角數智文化產業基金意向簽約會在上海舉行。該基金總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30億元,由長三角主要省市地區共同發起。基金聚焦文化產業數位化和數位技術產業化,通過聯合多元資本,加強文化產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跨區域協同,發揮資本服務和國資引領作用,推動文化產業的數位化轉型。
上海未來產業基金近日宣布擬參投6隻子基金,覆蓋腦科學、合成生物學、硬科技等前沿領域。這6隻子基金包括上海博聯腦科學產業創投、上海安福創生合成生物學創投等。上海未來產業基金由上海市財政全額出資,總規模100億元,致力於搭建推動顛覆式創新、多學科交叉創新的開放賦能平台,關注科學屬性強、轉化風險大但疊代迅速的技術。
湖南省首支AIC創業投資組合式基金——「湖南工融迪策創業投資基金」近日在長沙工商註冊登記,首期規模10億元。該基金採取雙GP模式,由地方國資主導投資,銀行系資本管理運作,主要圍繞戰略新興行業,包括人工智慧、集成電路、高端製造以及鋼鐵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的創業投資。
北京亦莊控股旗下投資公司和亦莊機器人公司聯合發起設立機器人與智能製造主題基金,首期規模3億元。該基金重點鎖定機器人本體、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高端工具機、半導體設備、增材設備、工業網際網路、自動化產線及系統、晶片、大模型、新材料、無人系統、智能終端等領域,已完成對17家企業的深度調研和儲備工作。
中生引領(上海)私募投資基金近日在浦東揭牌成立,目標總規模10億元,首關規模5億元。該基金聚焦成長期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賦能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全流程環節。生物醫藥是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之一,2024年,浦東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預計達到4100億元。
江蘇常州高端功能材料產業專項母基金近日完成工商註冊登記,總規模30億元。該基金由常州投資集團發起,聯合多家機構共同出資組建,聚焦高端功能材料產業鏈,重點投向高性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納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生物醫用材料、高端電子化學品等關鍵領域。
從AI天使基金到文化產業基金,從生物醫藥到低空經濟,各地基金的設立不僅為科技創新提供了資金支持,也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這些基金通過聚焦前沿領域和關鍵產業鏈,推動了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為未來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更多文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文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