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本文發布於2025年5月20日)
在數位技術重塑產業邊界的時代浪潮中,一座城市如何讓傳統文化IP煥發新生?又怎樣將科技創新轉化為民生福祉?位於中國西南的成都高新區給出了獨特答案。這裡以「文化+科技」雙輪驅動為核心理念,構建起政策、生態與人才協同發展的創新體系,在全球競爭格局中探索出一條產城融合的新路徑。
截至2024年5月17日,《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總票房已突破158億元,位列全球影史第五。這一現象級作品背後,是成都高新區為數字文創產業打造的完整生態——6000餘家相關企業在此聚集,形成超千億規模的產業集群。通過「非標準化人才」政策吸引85萬各類人才,這裡既尊重文化創作的長期價值,又以房租補貼、海外對接活動等舉措降低企業創新成本。某本土設計公司憑藉「慢創意」哲學,在國際舞台屢獲殊榮,其作品從聯合國特展到巴黎奧運會藝術展,展現了文化出海的獨特力量。這種「給時間打磨IP」的從容態度,讓傳統文化符號通過數位技術獲得新生,成為連接全球的文化橋樑。
在成都高新區的創新版圖中,「垂直起降」不僅是航空器的研發動作,更是新興產業賽道的崛起姿態。某企業研發的6座級載人飛行器AE200,計劃用四年時間完成傳統航空器五年以上的取證周期。這背後是完整的產業生態支撐:政府聯合資本成立專項基金、協調空域資源開放測試場景,並依託本地完善的航空產業鏈縮短研發周期。通過低空經濟產業園與產業聯盟的協同,該企業不僅獲得數億元戰略投資,更在成都未來科技城布局了集研發製造於一體的全球總部。當城市上空出現「空中計程車」,乘坐成本僅相當於豪華專車時,這座城市的創新生態將重構人們的出行想像。
在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領域,某企業團隊正用大模型打破物理世界邊界。其研發的AI系統已應用於城市管網監測、應急救援等領域,而支撐這一突破的是成都高新區「容忍失敗」的創新土壤。從3000萬元無股權啟動資金到多輪國資領投,「耐心資本」讓企業專注攻克兩百餘項核心技術壁壘。通過「ABCD類人才政策」,該團隊匯聚了國內外頂尖科學家,並藉助本地硬體配套企業的協同優勢,將實驗室成果快速轉化為產業應用。「為候鳥造濕地」的理念下,完善的子女教育、生活服務保障體系,確保核心人才安心紮根。這種從資本到生態的全方位支持,正推動空間智能技術向更廣場景延伸。
結語:科技與文化的「光合作用」重塑城市未來
當裸眼3D哪吒點亮城市夜空,當低空飛行器重構交通網絡,當AI為傳統基建注入智慧基因,成都高新區的創新密碼已然清晰:通過政策打破制度壁壘、生態激活協同效能、人才播撒創新火種,構建起讓科技與文化共生的「熱帶雨林」。這種融合不僅催生出全球領先的產業形態,更在城市治理中開闢了新範式——技術突破閃耀人文溫度,文化IP承載科技想像。未來,這座以「成就夢想」為內核的創新高地,將繼續書寫科技與文化雙向賦能的城市傳奇。
更多文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文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