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國際油價出現顯著下跌,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分別下跌2.63%和2.33%,反映出市場對供應過剩和需求疲軟的擔憂加劇。隨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和地緣政治風險的持續影響,油價的波動性進一步加大。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分析當前油市的動態及其未來走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油價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本周前兩個交易日,油價連續大幅回落,重心明顯下移。這一趨勢與市場預期的轉變密切相關。在缺乏進一步上行驅動的情況下,油價從上周的橫盤拉鋸中破位下行,顯示出市場情緒的明顯降溫。供應過剩和需求疲軟的擔憂成為主導因素,尤其是在關稅背景下,市場參與者對油價的未來預期轉向悲觀。
隨著油價回落,原油市場的月差結構也開始明顯走弱,這進一步印證了市場下行壓力的增加。相比之下,成品油表現相對抗跌,歐美汽柴油裂解差普遍反彈,表明成品油端暫時未對原油形成拖累。然而,油價的整體表現仍主要受市場參與者預期和風險偏好的影響,特別是在關稅和地緣政治因素的背景下,需密切關注相關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在4月份大幅提高了從俄羅斯的ESPO混合油採購量,達到去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數據顯示,4月份俄羅斯對印度港口的ESPO混合油供應量增至約40萬噸,較3月份的10萬噸顯著增加。這一趨勢可能對全球原油市場供需格局產生一定影響,尤其是在當前供應過剩的背景下。
亞洲燃料油市場近期表現相對平穩,現貨市場買賣報價範圍有限,煉油利潤在原油價格下跌的情況下保持強勁。高硫燃料油和超低硫燃料油的價差變化也反映了市場的微妙調整。此外,委內瑞拉和西班牙煉油廠的重啟進一步增加了全球成品油供應,可能對油價形成一定壓制。
哈薩克斯坦4月份的石油產量為181.4萬桶/日,雖較3月下降3%,但仍超出其OPEC+配額。該國持續超產的行為引發其他成員國的不滿,可能對OPEC+的減產協議執行產生不利影響。哈薩克斯坦計劃通過未來幾年減少累計產量來補償超產,但其優先考慮國家利益的態度可能加劇市場的不確定性。
總體來看,當前油價的大幅回落主要受供應過剩和需求疲軟的擔憂驅動,市場預期轉向悲觀。原油市場月差結構走弱、印度增加俄羅斯原油採購、亞洲燃料油市場動態以及哈薩克斯坦超產等因素共同作用,進一步加劇了油市的波動性。在五一假期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市場影響因素的不確定性依然較高,建議投資者適當調低倉位,做好風險管理。未來油價的走勢仍需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形勢、地緣政治風險以及OPEC+減產協議的執行情況。
更多油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油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