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電力行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多家企業實現盈利,並公布了可觀的分紅方案。然而,隨著新能源發電的快速發展,傳統煤電機組的發電量和利用小時數進一步下降,部分企業出現了「增利不增收」的現象。為應對這一挑戰,發電企業紛紛加快資產整合,加碼新能源投資,並通過火電靈活性改造提升綜合效益。以下從多個維度分析電力行業的最新動態。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力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2024年,五大發電集團主要上市平台均實現盈利。其中,中國電力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48%,成為營收增長最快的企業;華能國際營業收入達到2455.51億元,是唯一一家營收突破2000億元的企業;大唐發電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229.7%,增速位居前列。地方重點電力企業同樣表現不俗,內蒙華電、皖能電力和浙能電力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23.25億元、20.64億元和77.53億元。
在盈利普遍向好的背景下,多家企業公布了可觀的分紅方案。國電電力2024年度合計派發現金紅利35.67億元,占歸母淨利潤的36.28%;上海電力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28元,預計分配利潤7.89億元,占歸母淨利潤的38.55%;內蒙華電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20元,現金分紅總額達14.36億元,並承諾未來三年每年現金分紅比例不低於70%。
儘管行業整體盈利,但新能源發電的快速發展對傳統煤電業務造成了一定衝擊。以五大發電集團為例,除中國電力外,華能國際、華電國際和國電電力營業收入同比均出現小幅下降,大唐電力營業收入僅微漲0.78%。地方電力企業如浙能電力,2024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8.3%。
為應對這一挑戰,發電企業紛紛加碼新能源投資,尤其是風電領域。內蒙華電近期宣布,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北方上都正藍旗新能源公司60%股權和北方多倫新能源公司75.51%股權,進一步擴大清潔能源裝機規模。上海電力則明確未來將以風電為重點,加快「8+N」百萬千瓦新能源大基地建設。
在新能源投資之外,發電企業還通過資產整合優化業務布局。國家電投集團旗下遠達環保近期披露資產購買草案,交易完成後將新增水力發電及流域水電站新能源一體化綜合開發運營業務。華電國際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8家標的股權,交易總對價約71.67億元,進一步鞏固其在華東、華南等電力負荷中心的市場份額。
為增強經營韌性,發電企業還加快了火電靈活性改造。永泰能源2025年一季報顯示,其燃煤機組通過深調能力提升,獲得電網輔助調頻服務收入937萬元;燃氣機組積極參與電網輔助服務,獲得調峰服務收入703萬元。此外,部分企業通過完成大規模火電靈活性改造,成功獲得新能源項目指標。
2024年,電力行業在盈利穩健的同時,也面臨著新能源快速發展帶來的挑戰。通過加碼新能源投資、加速資產整合以及推進火電靈活性改造,發電企業正在積極應對行業變革,提升綜合效益。未來,隨著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電力行業有望在轉型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更多電力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力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