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銘利達在光伏和儲能行業周期性調整的背景下,整體業績面臨一定壓力,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5.59億元,歸母淨利潤為4.69億元。然而,公司通過優化客戶結構、聚焦高增長賽道,特別是在汽車板塊的強勁表現,展現了顯著的經營韌性和未來成長潛力。2025年一季度,銘利達營業收入達到6.55億元,同比增長17.99%,為後續業務修復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汽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光伏和儲能業務短期波動的背景下,銘利達的汽車業務在2024年實現了顯著增長,成為公司新的業績支柱。數據顯示,2024年汽車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4.34億元,同比增長20.67%,占總營收的比重提升至56.06%,首次超越光伏和儲能業務,成為公司第一大業務板塊。這一變化不僅增強了公司整體經營的穩定性,也提升了抗風險能力。
產銷兩端的同步提速進一步鞏固了這一趨勢。2024年,銘利達汽車結構件銷售量達到4744萬件,同比增長48.60%;生產量達到5855萬件,同比增長78.72%。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持續擴張的背景下,公司通過強化同步研發和提升一站式配套能力,不斷擴大在全球核心車企的配套比重,實現了訂單與交付規模的雙增長。
全球汽車產業格局的變化也為銘利達的汽車業務擴張提供了有力支撐。2024年,全球汽車市場呈現「東升西穩」的特徵,亞洲新興市場如印度和越南分別增長1.7%和12.6%,而日本和德國等成熟市場則面臨一定壓力。預計2025年全球汽車銷量將突破9000萬輛,中國市場將繼續以超過3%的增速領跑,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或超過50%。銘利達緊抓這一機遇,通過同步開發和深度配套全球頭部車企,快速提升市場份額。
為順應全球客戶結構變化及市場布局需要,銘利達在2024年加快了海外基地的建設步伐。公司已在北美墨西哥和歐洲匈牙利布局生產基地,以更好地滿足全球客戶需求。同時,銘利達優化了國內資源配置,陸續關停湖南和安徽兩地部分生產基地,將更多資源集中至海外重點區域。
隨著海外基地的逐步建成投產,銘利達有望大幅縮短交付周期,提升產品觸達市場的效率,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預計這一布局將在未來轉化為穩定的規模效益,助力公司業績修復與中長期增長。
在國際客戶拓展方面,銘利達也取得了顯著突破。2024年,公司順利通過兩家全球知名汽車品牌集團的供應商審核認證,預計相關項目將逐步進入穩定供貨階段。這為銘利達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構建中長期訂單來源、推動業務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汽車結構件快速放量的同時,銘利達持續夯實在精密結構件製造領域的核心競爭力,為新興業務拓展打下堅實基礎。公司產品覆蓋金屬、塑膠兩大類,具備壓鑄、注塑、衝壓、型材等多種成型工藝,能夠為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安防等多個領域提供「一站式」結構件配套解決方案。
過去,銘利達通過與國際頭部客戶的深度合作,持續錘鍊了工藝能力與研發機制。公司在模具設計、結構研發、樣品開發、結構測試等環節具備完整能力,已實現從單一產品供應向產品前期協同研發的模式轉型,在汽車等高端客戶項目中實現穩定供貨,形成了高附加值、高粘性的客戶結構。
依託成熟的製造體系和工藝優勢,銘利達正在加快拓展液冷與機器人等新興領域,培育第二增長曲線。在液冷領域,公司面向AI伺服器、高性能數據中心等冷卻效率要求極高的場景,推進定製化散熱結構件的開發與試樣驗證。在機器人業務方面,銘利達聚焦工業機器人與智能終端核心結構部件,已啟動產品方案研發和客戶需求對接,後續將結合細分行業標準和技術趨勢加速推進量產導入,拓寬產品邊界,提升盈利韌性。
總結
銘利達在2024年通過優化客戶結構、聚焦汽車業務和加快海外布局,展現了顯著的經營韌性和未來成長潛力。汽車板塊的強勁增長成為公司業績復甦的核心引擎,海外基地的建設和國際客戶拓展則為全球化布局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公司通過夯實精密製造優勢,積極拓展液冷與機器人等新興領域,構建了第二增長曲線。未來,銘利達有望在全球市場競爭中進一步鞏固優勢,實現業績的持續修復與中長期增長。
更多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