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全國旅遊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各地旅遊活動豐富多彩,遊客熱情高漲,旅遊消費持續升溫,為2025年旅遊市場注入了強大動力。從城市到鄉村,從山川到海岸,旅遊市場展現出強大的活力與潛力,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出遊人次與消費雙增長 2025年「五一」假期,全國旅遊市場迎來了顯著增長。據《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旅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數據測算,5天假期期間,全國國內出遊人次達到3.14億,同比增長6.4%;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高達1802.69億元,同比增長8.0%。這一數據充分表明,旅遊市場正在從規模擴張向品質升級轉變,遊客對於旅遊的需求不再局限於簡單的觀光,而是更加注重個性化、多樣化的體驗。各地旅遊產品供給「多點開花」,滿足了不同遊客群體的需求,推動了旅遊市場的繁榮發展。
滿足個性化需求 「五一」假期,旅遊產品供給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滿足了遊客的個性化需求。各地紛紛推出豐富多彩的旅遊活動,如浙江嘉興的稻田龍蝦音樂嘉年華,將多元音樂表演、創意市集和互動體驗相結合,展現了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及農特產品的銷售。此外,親子游、攜寵游、自駕游等細分市場也異常火熱,青海、新疆、寧夏等地景區門票銷售額同比增長1至2倍,郵輪游預訂量同比飆升120%,國潮文化深度賦能旅遊,古鎮流量激增超30%,反向旅遊帶火鄉村游,新疆民宿預訂提前兩個月進入旺季。這些多元化的旅遊產品供給,為遊客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深度體驗,進一步推動了旅遊市場的繁榮。
融合業態創新體驗 「五一」假期,旅遊與文化的深度融合成為一大亮點,文化特色愈發濃郁。各地通過創新旅遊業態,將文化元素融入旅遊場景,為遊客帶來了全新的體驗。例如,山西隰縣古巷等古城古巷熱度持續攀升,安徽安慶、新疆喀什等地將文化演藝融入旅遊活動,推出了有品質、有流量的文旅產品;北京通州月亮河圖書市集、廣東深圳福田咖啡生活周等市集文化氛圍濃厚,福建漳州木偶嘉年華、四川自貢彩燈博物館手繪花燈等備受遊客歡迎。此外,貴州省榕江「村超」、台江「村BA」等「村」字號群眾性文旅體活動持續火爆,為遊客呈上了一場體育與文化交融的盛宴。隨著過境免簽政策範圍擴大、離境退稅政策不斷加力,入境旅遊也持續復甦,緬甸、韓國、馬來西亞等成為主要入境旅遊客源地,占外國遊客總數的57.4%。重慶無人機燈光秀等特色旅遊項目吸引了大批入境遊客打卡,以大熊貓等為代表的文創IP產品深受外國遊客青睞。出境旅遊同樣火熱,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成為主要出境旅遊目的地。
旅遊市場情況分析提到提升遊客體驗為了更好地惠及廣大旅遊消費者,各地文旅部門及有關行業協會在「五一」假期推出了一系列惠民舉措。例如,江西省九江推出常態化優惠政策54項,北京世園國際旅遊度假區在草莓音樂節期間開通專屬直通車,方便樂迷出行。各地還聯動交通、住宿、金融等企業,豐富消費惠民措施和優質產品,在合作平台發放旅遊購物電子消費券包。中國旅遊景區協會帶動會員單位推出「景區歡樂消費季」,中國旅行社協會倡導旅行社推出景區免票、酒店折扣、機票立減等惠民禮包。此外,多地景區結合實際情況,延長開放時間,增加夜場活動。如湖南博物院「五一」假期期間每天延長開放時間至晚上8點,每日增加預約名額5000人;陝西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景區開放夜場,每天增加1.5萬張門票。這些貼心的優惠政策和惠民舉措,為遊客提供了多項便利,提升了遊客的旅遊體驗,進一步激發了旅遊市場的活力。
綜上所述,2025年「五一」假期旅遊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出遊人次與消費雙增長,旅遊產品供給多元化,文化特色愈發濃郁,惠民舉措持續發力。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旅遊市場的繁榮發展,為2025年旅遊行業的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隨著旅遊市場的不斷升級和創新,旅遊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為遊客帶來更多優質、豐富的旅遊體驗。
更多旅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旅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