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機動車排放對大氣環境的影響日益凸顯。為應對這一挑戰,國家近期發布了一系列優化機動車環境監管的政策措施,旨在通過科技賦能和部門協同,提升管理精準性和高效性,推動機動車特別是貨車領域的污染減排和合規達標。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機動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針對總質量3.5噸以上的柴油貨車,新政策提出配置遠程排放管理車載終端,並按要求向生態環境部門報送相關排放數據。對於年度檢驗周期內車載終端運行傳輸正常且穩定達標的車輛,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可以免於本檢驗周期上線排放檢驗。這一措施不僅簡化了檢驗流程,還通過科技手段實現了對貨車排放的實時監控。對於經依法查實違法排放且被行政處罰的車輛,將停止執行上述政策,確保監管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利用遙感監測和黑煙抓拍等技術手段,新政策將篩查貨車違法排放問題線索。針對篩查發現的排放異常偏高車輛,將提醒通知車輛所有人及時維修治理。對於逾期未維修治理的車輛,將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並在年度排放定期檢驗中重點查驗相關問題情況,溯源車輛相關運輸公司或個人以及相關排放檢驗機構。這一措施通過技術手段強化了對高排放車輛的監管,提升了執法效率。
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是把握機動車尾氣超標排放的關口。新政策明確,將強化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准入管理,統一採用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一般程序。完善機動車排放檢驗人員技術能力、設備性能指標和軟體防篡改等要求,明確資質認定技術評審環節環保專家現場審查要求。將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納入日常監管和執法檢查計劃,建立嚴重違法機構退出機制,對違法情節嚴重的依法取消檢驗資格。定期組織開展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環保檢測能力驗證及比對,確保檢驗機構的規範運作。
新政策提出,全面構建機動車排放檢驗與維護閉環管理制度。鼓勵生產企業為OBD被刷寫和破壞拆除污染控制裝置的車輛提供維修恢復服務,採取措施防止車輛OBD等核心控制數據泄露,避免用於非法刷寫。鼓勵生產企業根據車輛質保、維修、遠程監控等信息加強貨車排放缺陷分析。對存在超標排放、控制系統防篡改功能缺失、污染控制裝置拆除損壞後提示報警功能缺失等設計、生產缺陷的車輛,由生產企業主動召回。這一措施通過閉環管理,確保了機動車排放問題的及時發現和有效解決。
新政策強調,實現各部門各層級數據共享,提升數智化監管能力水平。完善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系統,實現機動車行政檢查和處罰記錄信息全國互聯互認。推動完善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環境違法認定情形標準與規則。加快機動車氮氧化物快速檢測設備和遙感監測技術方法研發。通過數智化手段,提升了對機動車排放的監管能力,確保了政策的有效實施。
總結
國家通過一系列優化機動車環境監管的政策措施,不僅提升了管理的精準性和高效性,還通過科技賦能和部門協同,推動了機動車特別是貨車領域的污染減排和合規達標。這些措施的實施,將有效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公眾健康和生活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更多機動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動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