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日美國政府宣布將簽署處方藥價格調控行政令,預計引發國際市場連鎖反應。受此消息影響,科創板醫藥板塊遭遇顯著波動,百濟神州、百利天恆等重點企業股價單日跌幅超過6%,市場對出海依賴型企業的估值邏輯產生重新審視。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醫藥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美國總統宣布將推動處方藥與藥品價格下降30%80%的政策,直接衝擊海外市場布局密集的中國藥企。數據顯示,科創板29家製藥企業中,百利天恆境外營收占比高達91.59%,鍵凱科技、諾泰生物等三家企業的海外收入也超過六成。受此影響,相關個股開盤後快速下探,百濟神州單日跌幅超9%。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以內銷為主的科創板醫藥企業表現相對穩定,如吉貝爾與前沿生物在經歷早盤迴調後實現翻紅,反映出國內市場對特定專科用藥的剛性需求。
數據顯示,科創板製藥企業中四成以上呈現顯著的海外市場特徵。百利天恆憑藉與BMS合作的ADC藥物項目,在2024年實現營收暴增936.31%,其中53.34億元收入直接來源於該跨國協議。而諾泰生物近期拓展中東市場,與Julphar在司美格魯肽原料藥領域達成區域供應協議,標誌著企業正加速多元化海外市場布局。
相比之下,科創板超六成製藥企業仍以境內銷售為主導,其中12家企業實現產品100%內銷。這種分化格局顯示,在政策調整周期下,出海企業的盈利模式將面臨更複雜的定價機制考驗。
隨著美國進入降息周期及國內創新藥支持政策持續加碼,製藥產業鏈正迎來關鍵轉折點。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醫藥生物板塊機構持倉占比小幅回升至10.58%,儘管仍處於歷史低位,但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藥企已顯現邊際改善跡象。
以百濟神州為例,其計劃在2025年拓展歐洲、日本等多國的新適應症申請,試圖通過全球化布局對沖單一市場政策風險。行業分析指出,減肥藥等現象級產品的放量將為產業鏈帶來新增長極,而關稅政策的邊際緩和則可能修復CXO與原料藥板塊估值。
總結:
美國處方藥價格調控政策正重塑全球醫藥產業競爭格局,科創板企業呈現出顯著的出口依賴度分化特徵。出海企業需在定價壓力與市場拓展間尋求平衡,而內銷主導型公司憑藉專科用藥優勢展現出韌性。隨著行業競爭環境改善及創新產品商業化加速,醫藥板塊有望迎來結構性修復機遇,但企業全球化戰略的有效性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變量。
更多醫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