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醫藥行業作為關乎人類健康福祉的重要領域,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2025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重視以及國際合作的持續深化,醫藥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特別是我國與上海合作組織(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在傳統醫藥領域的貿易往來,正逐漸成為推動區域衛生健康合作的重要力量。本文通過對我國與上合組織傳統醫藥貿易現狀的深入分析,探討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旨在為醫藥行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2025-2030年中國醫藥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上合組織作為涵蓋安全、經濟、文化等多領域合作的重要國際組織,為我國與成員國在傳統醫藥領域的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首先,上合組織成員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涵蓋了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多個傳統醫藥大國,這些國家的傳統醫藥體系各具特色,合作潛力巨大。其次,上合組織通過一系列政策文件,如《上合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和《上海合作組織衛生合作發展計劃》,明確將傳統醫藥作為成員國間合作的優先領域,為醫藥合作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政策支持。此外,合作形式多樣化,從中藥材和中成藥的出口,到中醫藥治療方案的引入,再到海外中醫中心的建立,推動了實質性合作項目的開展。
近年來,我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在醫藥領域的貿易往來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良好態勢。醫藥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資料顯示自2001年上合組織成立以來,醫藥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從2005年的600萬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7.5億美元,增長逾124倍。特別是在上合組織擴員後,成員國增多帶來的市場需求激增,進一步推動了醫藥產品的貿易增速。2017年後,上合組織成員國的擴員以及一系列出口促進政策的實施,極大地推動了醫藥產品的對外出口。2023年,我國對上合組織國家的醫藥類產品出口額突破了37126萬美元,較2017年擴員後的數據實現了近一倍的增長。進口方面,2023年進口數量接近11.2萬噸,達到新的進口高峰,展現出穩步復甦的態勢。
我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的醫藥貿易涵蓋了提取物、中藥材及飲片、保健品和中成藥等多個品類。其中,植物提取物一直是醫藥類商品貿易的大品種,應用廣泛,涉及藥品、膳食營養補充劑、食品等多個領域。2023年,薄荷醇、薄荷油和甘草提取物成為前三熱門的出口品種,占總出口額的36.37%。中藥材及飲片方面,我國主要進口藥材包括甘草、番紅花、茴香子等,2023年中藥材進口額達到1.3億美元,同比增長62.64%。中成藥和保健品在醫藥類貿易中的占比相對較小,但近年來出口額有所上升,2023年保健品出口額達到2249.1萬美元。
根據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地理位置、經濟文化聯繫等因素,將其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和歐洲6個地區。南亞地區是我國醫藥類商品進口的主要來源地,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主要出口國,2023年我國從印度進口1億美元薄荷醇,占薄荷醇總進口額的70%。東南亞地區,緬甸是我國第三大中藥材進口國,2023年中藥材進口額達到1.17億美元。中亞地區,哈薩克斯坦是我國甘草的主要進口來源地,2023年進口額為1845.9萬美元。歐洲地區,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是我國醫藥類商品的主要出口國,2023年出口額達到12.6%。西亞地區,阿聯是最大的中成藥進口國,以清涼油等特色產品為主。
展望未來,我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在醫藥領域的合作前景廣闊。一方面,政策的持續推進和多邊合作框架的完善將為醫藥產品和服務進入更廣泛的國際市場掃清障礙。標準化和認證體系的統一不僅有助於提升醫藥產品的質量與認可度,也為構建區域內高效的供應鏈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各成員國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醫藥產業的潛力。同時,數位化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也將賦能醫藥產業,從產品研發到跨境物流,科技的深度參與將優化整個產業鏈,為提升貿易效率提供助力。此外,通過中醫藥文化交流、國際醫療服務示範基地建設等形式,上合組織成員國對中醫藥的認知和接受度將進一步提高。
總結
2025年,醫藥行業在全球範圍內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在我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傳統醫藥領域的合作正逐漸成為推動區域衛生健康合作的重要力量。通過政策支持、合作形式多樣化以及市場需求的增長,醫藥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貿易結構不斷優化。未來,隨著政策的進一步完善、科技的深度參與以及市場需求的持續釋放,我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在醫藥領域的合作將更加緊密,為全球健康事業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和力量。
更多醫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