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中美階段性關稅減免協議的達成顯著提振了全球風險資產情緒。在貿易環境改善、消費預期回暖的背景下,有色金屬行業展現出強韌的基本面支撐與結構性投資機會。本文基於宏觀政策調整與產業數據變化,對銅、鋁、錫、稀土、鎢及黃金等核心品種進行深度解析,揭示2025年有色金屬市場的關鍵驅動因素與發展邏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當前銅作為工業金屬基本面最為強勁的品種,其價格表現與產業格局高度相關。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全球銅消費量持續超出市場預期,而供應端受南美礦企罷工、剛果(金)運輸瓶頸等擾動因素影響,庫存水平維持低位。儘管宏觀層面存在美聯儲加息路徑不確定性,但銅的供需緊平衡結構使其價格彈性顯著高於其他工業品。隨著中美關稅壁壘降低帶來的需求修復預期增強,疊加當前銅板塊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區域,安全邊際凸顯,預計銅價將逐步回歸由基本面主導的上漲通道。
截至4月底,國內電解鋁建成產能達4518.2萬噸,運行產能為4409.9萬噸,開工率攀升至97.6%,接近行業滿產極限。此前市場擔憂的消費疲軟問題隨著美國關稅政策緩和有所緩解,而供應端因高能耗屬性導致新增產能受限,進一步強化了鋁市的供給剛性特徵。當前鋁價與相關股票自4月8日後持續橫盤整理,但供需矛盾在需求復甦預期下或推動價格重拾升勢。
錫市場受地緣衝突擾動的供給端風險正在消退:剛果(金)礦企復產進度加快,佤邦政策調整後原料供應逐步恢復。與此同時,中美關稅談判超預期進展可能刺激下游電子、焊料企業補庫需求。儘管當前錫價維持高位震盪,但供需邊際改善疊加庫存低位支撐,短期價格上行動能充足。
自4月中國對中重稀土實施更嚴格出口管控後,海外鏑、鋱等關鍵元素價格暴漲超50%,而國內受政策影響價格僅小幅回調。關稅壁壘的階段性解除將直接緩解下游磁材廠商的成本壓力,並推動終端應用領域(如新能源車、風電)需求釋放。若未來出口管制適度放寬,國內外稀土價差或加速收斂,國內企業有望在產業鏈中占據更優議價地位。
4月鎢精礦配額減量政策落地後,鎢價單月漲幅超15%,凸顯供應端約束對價格的支撐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刀具與硬質合金出口占全球比重超過30%,關稅減免及海外製造業補庫存周期啟動將顯著拉動下游需求。若國內消費電子、機械加工領域訂單回暖,鎢產業鏈利潤或進一步向資源端集中。
中美階段性協議達成疊加印巴停火消息,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導致金價自4月9日高點回調約6%。當前3200美元/盎司附近面臨較強技術支撐,若地緣衝突未完全平息且通脹數據超預期下行,則不排除金價下探至3000美元區域的可能性。但需關注關稅政策未完全取消(保留10%基礎稅率)對黃金的長期避險需求支撐作用。
總結:2025年有色金屬市場呈現顯著結構性分化特徵
宏觀政策調整與地緣局勢變化重塑了各金屬品種的核心邏輯:銅、鋁等工業金屬在供需緊平衡中展現韌性,錫、鎢受益於供給約束及製造業復甦迎來拐點,稀土則因出口管制推動產業鏈重構,黃金短期波動但長期仍具避險價值。未來需持續跟蹤關稅政策邊際變化、主要產出國供應擾動以及新能源領域需求增長情況,有色金屬板塊或在多重因素共振下呈現分化中的整體向上趨勢。
更多有色金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有色金屬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