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5月15日,據行業權威消息顯示,在全球低碳轉型與新材料需求激增背景下,國際鎂業領域迎來重要進展。近期於奧地利薩爾茨堡舉行的第82屆世界鎂業大會中,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鎂業分會通過深度參與國際合作、簽署戰略協議等舉措,進一步強化了我國在鎂產業鏈中的引領地位,為全球供應鏈穩定與技術創新注入新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5月11日至13日召開的第82屆世界鎂業大會上,來自全球主要產鎂國及行業企業的代表圍繞鎂產業發展的核心議題展開研討。會議重點關注了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新興領域對鎂合金材料的需求激增趨勢,以及如何通過工藝升級實現碳排放優化。與會專家指出,隨著輕量化材料在工業場景中的滲透率提升,鎂作為關鍵戰略資源的戰略價值持續凸顯。
會議期間,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鎂業分會正式與國際鎂業協會簽署了戰略合作文件。該協議明確雙方將建立長效信息共享機制,在市場供需動態監測、技術標準協同制定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值得關注的是,協議特別強調通過聯合研發降低生產能耗,並推動鎂在建築模板、可再生能源設備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以應對全球供應鏈波動風險。
根據合作框架,未來雙方將重點推進三項關鍵工作:一是建立定期價格協調機制,緩解因產能周期性波動導致的市場價格劇烈震盪;二是設立技術攻關專項基金,針對鎂電解工藝改良、回收體系構建等共性難題開展聯合研究;三是通過舉辦國際應用論壇等方式擴大消費市場,預計到2025年將推動全球鎂基材料應用場景擴展至現有規模的1.8倍。這些舉措有望進一步鞏固中國在全球鎂產業中的核心地位。
此次國際合作不僅標誌著我國在有色金屬領域的話語權持續增強,更體現了行業對綠色製造與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承諾。通過強化技術研發、優化資源配置和深化跨國協作,鎂產業鏈將有效突破產能瓶頸,在支撐全球低碳轉型的同時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隨著合作機制的落地實施,預計未來三年內全球鎂消費需求年均增長率將穩定在6%8%區間,為相關產業提供廣闊的增長空間。
更多有色金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有色金屬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