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為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廣州市近日聯合金融監管部門推出《關於促進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通過十二項具體任務構建多層次、可持續的養老金融服務生態。該政策聚焦擴大企業年金覆蓋範圍、深化保險產品創新、強化產業融資支持等核心領域,旨在提升養老保障水平並激發市場活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養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政策明確將探索企業年金制度創新發展模式,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加快建立補充養老保險計劃。通過優化金融機構服務流程,未來將逐步擴大企業年金覆蓋範圍,助力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針對個人養老金帳戶"開戶熱、繳存冷"現象,支持金融機構與參保人協商後開展默認投資服務,根據年齡階段和風險偏好自動匹配組合產品,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在保險產品創新方面,政策提出建立商業長期護理保險與政策性長護險的協同發展機制,推動居家、社區及機構養老服務融合發展。同時完善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制度,鼓勵開發適配健康風險特徵的專屬保險產品。特別要求推進養老機構責任保險全覆蓋,將家庭養老床位和上門服務納入綜合責任保險保障範圍,並試點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
為促進銀髮經濟發展,政策引導金融機構設立專業部門或專營機構,通過信貸傾斜、投貸聯動等方式加大養老產業融資支持力度。鼓勵資本實力雄厚的保險公司參與養老產業鏈投資,穩健布局養老社區、康復醫院等實體項目,構建"保險+養老+醫療"服務閉環。目前已有多個市場主體在廣州試點建設醫養結合型養老綜合體。
通過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強化監管協調,確保各項金融創新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穩步推進。同步加強投資者教育和產品信息披露,提升公眾對養老金融產品的認知度與參與意願。數據顯示,廣州市已先行開展"銀齡安康"意外險、長期護理保險等民生工程,並率先啟動人壽保險轉換長護險試點。
該政策體系通過制度創新和資源整合,不僅為老年人提供全周期的金融服務支持,更將推動金融機構深度參與養老產業價值鏈重構。隨著企業年金擴面、商業養老保險升級及養老社區建設加速,廣州市正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養老金融發展新格局,為全國探索可持續的老齡化應對路徑貢獻實踐樣本。
更多養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養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