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0日)
綜述:在「雙碳」目標與交通強國戰略的推動下,我國正加速推進新能源技術在貨運領域的應用。作為公路運輸減排的關鍵領域,電動重型卡車憑藉其環保性、經濟性和政策支持,在今年迎來重要發展機遇期。通過技術創新與基礎設施升級,這一轉型不僅將重塑物流運輸模式,更將成為能源結構優化的重要抓手。
交通運輸部近期明確表示,將在城市公交、港口、機場等場景深化新能源車輛的推廣,並重點推動新能源重型貨車(卡車)規模化應用。這一舉措與我國「雙碳」目標高度契合——數據顯示,儘管重卡僅占全國汽車保有量的3%,卻貢獻了約43%的道路交通碳排放量。政策層面的持續加碼,為電動重卡市場注入強心劑。
公路運輸是交通領域最大的碳排放來源,占該領域總排放量的85%,而其中重型貨運又貢獻了超過一半的公路碳排。據行業測算,2024年我國交通部門碳排放約9.2億噸,若不加快電動化轉型,重卡龐大的尾氣排放將嚴重製約減排進程。目前,我國重卡電動化率已突破10%,但與乘用車超50%的滲透率相比仍有顯著提升空間。
隨著電池和換電技術的進步,行業正加速構建高效補能體系。例如,頭部企業近期宣布將打造覆蓋全國80%幹線運力的「八橫十縱」換電綠網,並計劃通過大功率充電、雙向充放電等創新模式降低運營成本。專家預測,參照乘用車電動化路徑,未來三年重卡新能源滲透率有望突破50%,形成爆發式增長態勢。
為實現低碳目標,交通運輸部聯合多部門發布《關於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八大重點任務,包括優化充換電網絡布局、推廣電動船舶及氫能機車等清潔能源裝備,並支持「綠電直連」政策研究。到2030年,交通基礎設施沿線將實現清潔能源就地保障,形成「近零碳樞紐」和智能補能設施的規模化應用。
總結: 從政策導向到技術革新,電動重型卡車正成為我國綠色運輸轉型的核心引擎。通過強化多場景應用、完善換電生態及推動交能融合,行業有望在2030年前構建起覆蓋廣泛的低碳物流網絡,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關鍵支撐。這一進程不僅關乎環境效益,更將重塑萬億級的能源與交通產業格局。
更多重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重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