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生存突圍與質量困境——以某新勢力車企為例

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生存突圍與質量困境——以某新勢力車企為例

2025-05-21 11:20:06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1日)

  近期,一則關於某新勢力車企創始人的"離世傳聞"引發廣泛關注。該企業於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收突破百億大關,並宣布毛利率創歷史新高至14.9%,但同期卻因產品問題陷入集體投訴風波。這家選擇以低價策略切入市場的車企,在銷量攀升與用戶信任危機之間,正經歷著新能源賽道的典型生存博弈。

  一、低價競爭下的市場突圍與毛利率提升

  該車企自2019年推出首款車型以來,始終聚焦15萬元以下價格區間。儘管其2023年前長期處於負毛利狀態,但通過持續優化產品組合和擴大銷量規模,在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收100.2億元(同比增長187.1%),毛利率首次突破兩位數達到14.9%,淨虧損收窄至1.3億元。其核心策略在於以高性價比快速搶占市場份額——2025年4月交付量超4萬輛,成為當月唯一達成此目標的新勢力品牌。

  二、全域自研戰略的成本控制效應

  為破解低價車型的盈利難題,該車企從成立之初即確立"核心技術全棧自研"路線。在電子電氣架構、電池電驅系統等六大領域實現自主開發與生產,並通過規模化應用逐步降低零部件成本。數據顯示,其自研部件已開始向外部供應,形成成本優勢反哺整車製造的良性循環。這種模式雖效仿了行業龍頭企業的成功路徑,但過度追求降本也埋下質量隱患。

  三、質量爭議與用戶信任危機的雙重挑戰

  在2025年3月爆發的新一輪集體投訴中,車主集中反映硬體故障、軟體缺陷及服務問題。這已是該品牌五年內的第五次大規模維權事件,部分技術漏洞如電池熱管理缺陷、車機系統卡頓等問題反覆出現。更引發爭議的是其"雙標OTA升級策略"——2024款新車型獲得28項功能更新,而早期車主僅得到基礎設置優化,導致老用戶指控"被割韭菜"。

  四、技術普惠承諾與商業邏輯的平衡困境

  財報顯示該企業持續將超過7%的研發收入投入核心技術開發,但市場反饋表明其產品力提升未能匹配品牌溢價訴求。當銷量增長遭遇質量質疑時,如何在保持成本優勢的同時完善品控體系,成為決定其能否突破"低價陷阱"的關鍵。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開年的全系車型降價1.5萬元政策雖刺激了短期銷量,卻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並加劇用戶信任危機。

  總結:在規模擴張與質量管控間尋找平衡點

  該車企用五年時間完成了從生存挑戰者到行業頭部企業的跨越,其2025年一季度的亮眼數據印證了低價策略的有效性。但頻發的質量爭議和用戶體驗短板,暴露出技術自研與品控管理間的結構性矛盾。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白熱化的當下,唯有將成本優勢轉化為可靠的產品價值,才能真正實現從"價格戰贏家"到"品質競爭者"的蛻變。企業需要重新審視技術普惠承諾的落地路徑,在保持市場占有率的同時重建用戶信任體系,這將是決定其能否持續領跑的關鍵考驗。

  (全文數據來源:企業官方披露及公開投訴平台統計)

更多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