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維生素漲價的兩種代表性情況

維生素漲價的兩種代表性情況

2008-01-01 10:04: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2007年的維生素市場可謂小泥鰍翻起滔天大浪。泛酸鈣、維生素B2、葉酸、維生素A等相繼漲價,雖然泛酸鈣、維生系B2和葉酸的全球市場容量都不到2萬噸,與國內產能有10萬噸的維生素C相較小很多。分析這些品種的漲價,可將其分為有代表性的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寡頭模式,這是絕對壟斷模式。泛酸鈣、葉酸等經過多輪市場洗牌,目前由一兩家企業主導市場。2007年價格暴漲的主要原因除了寡頭企業限產導致貨源減少,還有相關利益環節人為操控的因素。不過,此模式下的生產廠商仍有較強的話語權。

    第二種是多頭模式。長期供大於求的維生素C漲價主要是原材料等成本上漲帶動的。國內生產維生素C的四大家族——華北製藥、石藥集團、東北製藥和江山製藥一直處於微妙的平衡狀態,互相牽制。國內維生素C產能足夠大,即使部分廠家停產檢修造成短時間貨源減少,也能很快恢復,而且國內市場習慣於低價競爭,又是買方市場,因此價格一直高不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原料成本持續上升就會壓縮生產商的利潤空間,而2007年工業品出廠價格水平不斷創造新高,原油、化工原料等均大幅漲價,生產商急需轉移壓力,漲價無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2008年維生素市場要維持2007年的增長速度難度很大,市場前景很難說會一路鮮花綻放。

    首先,市場容量有限。國內原料藥很少出現真正的供不應求,大部分產品即使因廠商限產等原因造成短期貨源緊張,也會很快得到補充。因此,國內原料藥價格通常在谷底徘徊,偶爾奇峰突起也難持久。

    雖然部分產品價格有所上升,但仍未改變其處於成本線邊緣的尷尬局面。2007年基礎工業成本、環保治理成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都在大幅上升,按照目前的總體經濟形勢,2008年這些成本將會只增不減,而常規市場容量自然擴大有限,也不會立刻釋放。

    其次,競爭對手增加。有些品種門檻比較低,競爭者很容易進入,市場景氣時間略短。而維生素E等品種的技術壁壘略高,競爭者進入的周期相對較長。維生素B2、葉酸的價格目前已迅速回落,新跟進企業和復產企業已充分顯示出其爭奪市場的速度。由於目前的價格仍有利可圖,所以依然會有企業急搭末班車。

    第三,2008年將迎來較大的政策法規調整。2007年出口退稅率的調整使許多行業遭到打擊,維生素和抗生素雖然逃過一劫,但其工業污染也不容小覷。2007年10月,國家發改委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2007年本)》開始限制高能耗、高污染及低附加值的產業發展,維生素C和青黴素赫然在列,發展空間已然受限。沒有列入限制發展的品種的環保壓力同樣會越來越大。2008年是否會有出口退稅方面的調整是很多廠商非常關心的問題,出口退稅是國內廠商多年來重要的利潤點。

更多維生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維生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