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水式電熱水器和快熱式電熱水器均是被列入國家強制性認證(3C)目錄的產品。據上海市技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主要對兩種產品的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輸入功率和電流、能耗係數等項目進行了檢查。共抽查了19個批次的產品,經檢驗,有3個批次的產品不合格。而這3個批次產品均在24小時固有能耗係數上存在問題,其實測24小時固有能耗係數與其能效標誌標籤上的明示不符。
2008年10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了《能源效率標識的產品目錄(第四批)》及相關產品實施細則。該目錄包含了儲水熱水器等6類產品,並規定這6類產品自2009年3月1日起必須加貼能效標誌。伴隨著儲水式電熱水器能效標誌制度的實施,電熱水器已從安全時代升級為節能與安全並重的時代。但是,從此能效虛標也就成為了此類產品質量抽查的頑疾。
其實,不僅是電熱水器產品,前不久就有某家電企業負責人炮轟家電業能效虛標問題。對此,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綜合檢驗部部長魯建國認為,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共同努力。「犯錯成本太低,使企業並不畏懼東窗事發後需承擔的後果。」魯建國指出,根據現行的《能效標識管理辦法》,能效等級實行自我聲明加備案制,虛標能效受到的處罰僅僅是「由地方節能管理部門或者地方質檢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和停止使用能源效率標誌;情節嚴重的,由地方質檢部門處1萬元以下罰款」。一些製造企業對虛標能效有恃無恐,通過送檢高能效產品而實際生產低能效產品來應對監管部門的抽檢,有些則採取自行出具測試報告的方式獲得高等級能效。因此,他認為,現行的能效標誌制度還不適應我國現狀,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制定法律、法規,加大監管理度,從制度上彌補疏漏和不足,讓不法企業無可乘之機。
作為家中的耗電大戶,電熱水器的能效水平一直備受消費者關注,而「節能」也就成為各企業在產品推廣時打出的主牌。但前不久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對該市儲水式電熱水器和快熱式電熱水器的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表明,能效不合格是此類產品的主要問題。
更多電熱水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熱水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