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碳纖維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展,產品需求量急劇增加,國內碳纖維的產量已遠遠不能滿足要求。借兩會之機,希望國家能加大碳纖維技術攻關的步伐,快速解決由於國外技術封鎖而導致的基礎研究薄弱等問題,縮小我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提升國際話語權。
目前,碳纖維及其增強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風力發電葉片、汽車壓力容器及結構件、新型建材以及油田等領域迅速拓展。但國內科研力量分散、生產瓶頸問題還不能有效破解、應用開發不夠、完整產業鏈條還未形成等問題制約著碳纖維行業的發展。我認為,提速我國碳纖維行業的發展步伐,縮短與國外技術差距,當務之急是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給予適當的優惠政策。國家應構建碳纖維技術創新社會價值鏈的法律、政策環境,著眼於國內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的應用,引導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從最初的碳纖維原料製備到中間的碳纖維原絲、碳纖維生產,再到最終的碳纖維合成材料成品,進行相應的政策性扶持,紮實有效地推進碳纖維產業鏈的整體升級步伐,引導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
加強高性能碳纖維產品開發。應廣泛聯繫全國範圍的碳纖維領域科研院所和業內專家,加快建設各類產學研的合作平台,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集中資源、人才、資金優勢,開展高性能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的研究。國家不僅要在政策、環境上給予保障,更要在資金方面給予支持、鼓勵,爭取在短期內取得技術突破,占據高端市場,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加強科技服務與平台建設。應構建行業內的專家技術服務平台、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技術引進合作平台、科技信息平台和科技人員培訓等平台。有效整合資源,加強碳纖維生產企業之間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發揮集群效應,加強人才引進和科技合作,以多種形式吸引國內外人才,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支撐。
更多碳纖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碳纖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