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最新數據,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普及率為39.9%;而根據公開數據2012年中國手機用戶已經突破10億,其中智慧型手機用戶增速將達50%,這些都預示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在大數據時代,以往以「廣告主主導」的態勢將轉變為受眾主導。
對在不同媒體、不同平台、不同終端上的受眾如何能達到資源整合和精準營銷是廣告主面臨的難題,因此DSP應運而生,廣告主將可以在DSP的幫助下找到目標受眾,通過受眾分析決定是否投放、投放什麼樣的廣告、在什麼媒體上投放,受眾的特性決定了廣告主的投放,而不再是經驗和媒體特性決定廣告投放。
展示廣告、搜索廣告、社交廣告將是綜合DSP的主要構成,以往單一和垂直的DSP是針對上述三者其中一種媒介的廣告投放,而未來綜合型DSP將是上述三者的跨平台、跨媒介、跨終端的整合式的廣告投放。DSP因為可以對接眾多媒體資源和平台,所以能幫助廣告主實現整合式的營銷以及基於受眾數據分析的精準營銷。
數據監測能力、數據分析能力、效果優化能力是影響DSP發展的重要內在因素;廣告交易平台對於廣告投放效率、媒體對於收益提升的要求是影響DSP發展的重要外在因素,因此占有數據和對數據具備挖掘、分析處理能力的企業將在DSP市場裡搶占先機。
對於DSP行業來說,目前正處於早期的市場培育階段,但2012年中國DSP市場已經開始起步,根據艾瑞的統計數據,2012年通過DSP投放的網際網路廣告規模約9.1億人民幣(其中展示廣告為7.1億人民幣,搜索類廣告1.4億人民幣,社交類廣告不到1億),未來將迎來高速發展期,目前已經有很多企業開始搶占該快市場,而未來占有核心價值數據的公司,以及對數據具備強大技術處理能力的企業將會在DSP市場裡占據優勢。
DSP的出現是順應廣告主整合跨媒體資源廣告投放趨勢,美國市場發展走在了中國之前,但2012年之後中國DSP市場發展增速將超過美國。
預計到2016年DSP市場整體規模將達到245.7億元,其中展示類廣告規模預計2016年將會達到142.1億人民幣,通過DSP投放的廣告預算在整體展示類廣告中的比重預計從2012年的2.0%迅速增長到2016年的19.5%;搜索類廣告規模預計2016年將會達到62億,通過DSP投放的搜索廣告在整體搜索廣告中的比重將從2012年的0.5%增長到2016年的5.3%;通過DSP投放的社交類的廣告預計在2016年規模將會達到36.3億元。
更多網際網路廣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網際網路廣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