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政府實施電煤並軌後,煤電企業首次在沒有政府干預的背景下展開電煤長協談判,不過,目前這一談判因為價格問題陷入了極度僵持。
據了解,儘管目前國內煤炭供求形勢較為寬鬆,但國內大型煤炭企業方面普遍要求上調電煤長協價格,與電企方面心理價位相差較大,目前大部分長協合同還沒有簽。
煤炭方面人士表示,主要是五大電力集團不認可煤炭方面提出的長協合同,五大電力集團方面不簽。除了地方大型國有煤礦之外,兩大煤炭央企神華集團和中煤集團也尚未與五大電力集團達成協議。
據2012年12月份煤企已經簽訂的合同信息顯示,目前煤企與電企簽訂的中長期供應合同煤價基本以以下幾種價格模式為主:以2012年重點合同價格為參考價,在此基礎上煤價進行一定程度的上調;以環渤海動力煤指數價格為參考,簽訂價格在環渤海指數價格基礎上有一定的浮動範圍;以市場平均價格作為參考,簽訂價格有一定的下浮。
目前,煤礦提出的主要方案是長協量和現貨量所占比例分別為70%、30%,長協價格以比環渤海價格指數低10元/噸進行定價,現貨價格沒有優惠;而電力集團方面則提出,要麼簽訂合同以固定價固定量方式表現,要麼固定量,全部量都浮動作價,大致以環渤海指數為基準,在此基礎上執行一定優惠幅度。而雙方爭執不下的焦點,依然是每年不變的價格問題。
此前發改委要求「力爭在1月15日前完成2013年度電煤合同的簽訂」,但一電力企業資深專家指出,往年曾出現過煤電談判僵持半年的情況,最後國家發改委出面干涉才最終落聽,今年政府完全退出電煤長協談判,從目前雙方的分歧來看,不排除煤電談判再出現僵持半年的情況。
更多電煤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煤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