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北京郵政商務投遞局(下稱「北京商投局」)近日掛牌,北京郵政覆蓋首都六區的商務投遞網絡也正式搭建完成,並開始投入運營。
這一新成立的商投局,一開始就打出了每斤包裹5元起價的「低價政策」,意圖滿足普通包裹與特快專遞之間的用戶需求。然而,搶奪低價快遞市場的業務到底由郵政系統的哪一板塊執行,卻引發了業界的疑惑。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郵政正在利用其郵政普遍服務的網點優勢,以更低的價格爭搶快遞市場,而位於首都的北京郵政,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而郵政以這樣的價格切入市場,成本由誰承擔,最後如何結算,如果是EMS做,前景並不看好,而如果是普遍服務做,不僅是與我們競爭,也在分流EMS的生意。」
在此之前,中國郵政的遞送業務,主要分為普遍服務和特快專遞(EMS)兩塊,其中,普遍服務業務以私人信件、包裹為主,快遞業務以商務文件、資料、小型物品為主。
由於普遍服務業務帶有一定的公益性,主要以滿足普通人民日常生活需要為主,因此價格非常便宜,當然,這一部分由於常年虧損,也一直能獲得國家的財政補貼。而 EMS的遞送價格則比其他民營快遞公司的價格要貴得多,比如北京市內的EMS同城快遞價格是一公斤12元起價,而圓通、韻達等民營快遞公司的價格只有7 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郵政政企分開之前,郵政的普遍服務業務和EMS業務還是混業經營,而在政企分開後,屬於競爭性業務的EMS被要求與普遍服務業務分業經營,其中EMS歸屬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公司,而普遍服務業務則由中國郵政在各地的分公司管理,不過目前很多地方從事普遍服務的郵政局網點,還在代收EMS的業務,雙方依靠代理關係進行結算。
此次北京郵政成立的商務投遞局所推出的5元快遞到底屬於哪一板塊,中國郵政公司方面昨天並沒有給記者明確的答覆。
更多郵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郵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