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我國奶業規模化養殖現狀分析

我國奶業規模化養殖現狀分析

2014-01-01 17:14:33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的奶源分布極不均與,北方地區(大城市除外)雖只占全國總人口的25%左右,但卻擁有全國近90%的奶源。主要原因是自然資源和氣候差異形成了固有的產業劃分:由於北方自古地廣人稀,有大量的牧草和糧食可供奶牛養殖;而南方人口密集,糧食供應不足,同時夏天過於炎熱,不適於奶牛養殖。但現在,區域的自然條件差異已經不再是奶牛養殖業發展的障礙,從大型牧場的全國擴張可以看出:飼料方面,糧食(主要是是玉米、棉粕)可以全國貿易,而牧草這些在南方可以生長的更為茂盛,季數更多;夏天南方過熱的氣候可以用一些現代化的設施(比如噴淋,更好的通風設計)加以克服。所以,隨著全國規模化牧場的發展,未來國內奶源分布極不均勻的現狀有望得到改善。

  新生牛犢在母牛哺乳2個月後即可採用更為經濟的飼料養殖,經過四個月成長為育成牛;育成牛一般在14個月大左右即可進行人工受精,經歷285天即可產下第一胎的牛犢。產牛後即成為泌乳牛,進入擠奶期,擠奶期一直延續至下個牛犢出生前的兩個月(這兩個月稱為干乳期)。泌乳牛將再次進入「受精——產牛——受精」的循環,每頭泌乳牛的擠奶期可達5個或更多哺乳期。但需注意的是:產下牛犢後的泌乳牛不能馬上進行受精,否則會影響哺乳期的產奶量,需修養60日(休養期或空懷期)方可進行下次受精。在整個循環過程中,利用凍精相關技術可提高產母牛(今後用於產奶)比例;適當的管理和飼養技術以及品類研發可提升母牛生犢次數及奶產量。

  小母牛從出生到首次泌乳需2年時間由於散戶奶農無法負擔規模化養殖所需的大量牛舍及奶牛投資,2008年以前散戶奶農占據市場80%份額。「三聚氰胺」事件後,國家和地方出台了一些了政策支持規模化養殖,再加上奶企的介入,規模化養殖比例有了顯著提升:到2012年,百頭以上規模牧場占比已經提升至近40%,300頭以上規模牧場已提升至近30%。國內規模化養殖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公司+奶站+奶農:這是中國奶業20年來的主要模式,最早於2004年由伊利發明:建立擠奶站,把分散的奶牛送到擠奶站統一擠奶。但本質上,這種模式並不是規模化養殖,只不過是形式上把奶牛集中到養殖廠,沒有實現「五統一」(統一飼料、統一管理、統一防疫、統一擠奶、統一配種)中的另外「四統一」。這種模式下,只能保證擠奶後的原奶安全,飼料、防疫等都無法保證,也就是無法從根源上保證原奶的質量。另外,散戶奶農仍是要獨自面對強大的收奶企業,奶價被嚴重壓低,不少養殖戶虧損。另外,近些年勞動力價格逐年提升,加上國內牛肉價格好,不少養殖戶把奶牛當肉牛出售退出行業,估計這種模式兩年左右可能要逐漸退出。

  奶聯社模式:奶聯社模式是借鑑國外奶業合作社模式,由養殖企業帶頭,創造一個平台,建一個牧場,提供技術,管理,資金優勢,奶農將自己的奶牛作為股份入股。但這種完全將奶農和奶牛分離的運營模式,短期很難被奶農接受,一方面擔憂養殖企業倒閉時自己股份「泡湯」,另外奶農將自己奶牛入股後,如果不能參與日常經營,就相當於失業。

  奶業合作社模式:在國家相關政策以及各級政府組織對成立新型合作化模式的鼓勵下,奶業合作社模式成立。奶業合作社採取農村能人帶頭模式,由奶業合作社理事會負責日常的管理和監督工作並對入社成員訂立嚴格的管理制度,權責更加明晰,更好的保證了「五統一」的實施。與前幾種模式相比,奶業合作社的模式更加靈活多樣,奶農可以將自己的奶牛寄養、託管或者入股方式進入牧場。短期由於各級政府投資力度不大,目前規模較小;但由於奶業合作社發展前景很好,將來可能大面積推廣。

  規模化養殖提升原奶質量,對抗市場風險:諸如家庭合作牧場、家庭牧場聯盟等其他合作模式,無論是哪種模式,都是試圖用集中和統一管理和經營的方式保證奶源安全、提升奶源質量,加大規模經濟,提高與收奶企業的議價能力,對沖奶價以及原材料價格波動的經營風險(原奶供給在短期的供給彈性基本為零)。

  中國規模化養殖提升空間巨大:相較於美國84%的奶源來自百頭以上牧場相比,中國的規模化養殖仍在非常初級階段。憑藉更好的防疫、飼料、餵養、擠奶、檢測、原奶的貯存和運輸條件,規模化的養殖牧場可以更大程度上保障奶源的質量安全。隨著國家、消費者以及企業對食品安全重視程度的提升,國家以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規模化牧場建設的政策(包括財政補貼大牧場建設、允許牧場租借農業以及林業用地、免除增值稅、農業稅、所得稅等);另外再加上下游奶製品企業以及資本市場資金的積極介入,中國規模化養殖比例將加速提升。

更多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