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2-2017年中國網絡團購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顯示正值大閘蟹大量上市之時,在2014年陽澄湖大閘蟹產量提升、出水價反常下調的大背景下,各種各樣的禮品卡、提貨券以各種低價的噱頭在網上發起一輪搶客攻勢。
然而在此種火熱背後,有消費者向記者反映,其在提貨時遭遇到「券商」提早「收攤」甚至關門跑路的現象。據蘇州市工商局、蘇州市消保委與蘇州市蟹業協會10月中旬召開的預警聯合發布會發布的數據:2009年至2014年上半年,有關網購大閘蟹提貨券的投訴為661件,占大閘蟹總投訴量的92 .7%,成為投訴熱點。
價格加大貨品規模促銷
註冊一家公司,上游從蟹農處收蟹,下游則直接銷售到終端或者印蟹券銷售給消費者提前獲得現金,這是「紙螃蟹」中間商的運作模式。然而因為陽澄湖大閘蟹近年來形成的「買的不吃,吃的不買」的消費習慣以及消費者對陽澄湖大閘蟹或不具備專業的辨識能力,這讓蟹券衍生出種種問題。
據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官網公布的10月24日湖區收購價,規格為4兩公、3兩母的蟹的收購價為120元/斤,而3 .5兩公、2 .5兩母的蟹為80元/斤,3兩公、2兩母的蟹的收購價為50元/斤。
對比2013年10月中旬蟹商告訴南都記者的價格:3 .5- 3 .9兩的公蟹以及2 .5- 2 .9兩的母蟹,採購加運輸到成本價大概要90-100元/斤。
在國家打擊三公消費以及其它產區的蟹豐收致價跌的大背景下,2014年陽澄湖大閘蟹也鮮見地迎來了一波價格的下調。
「陽澄湖大閘蟹的價格確實比往年便宜了,而且蟹更靚。」一位已經從陽澄湖蟹農直接採購大閘蟹多年的餐飲業人士張東雲(化名)告訴南都記者。張東雲指出,陽澄湖大閘蟹的價格會分幾個階段,中秋國慶適逢陽澄湖大閘蟹上市,其價格會貴一點,隨後會有一小波回落。而對於11月後的價格,張東雲表示上游蟹農會再根據市場銷售的好壞調整價格的高低。
這種價格的回落也已經反映到終端零售上。在淘寶商戶「蟹友匯」上,南都記者去年10月調查時了解到其1088型禮券零售價388元,今年售370元,等於降價5%.
相對於這種直接降價,今年「券商」更樂意採取加大規格促銷量但價格暗降的模式。
記者從陽澄湖大閘蟹官方電子商務平台有蟹網了解到,去年其8隻裝的蟹券(4隻3.5-3.9兩的公蟹加4隻2.5-2.9兩的母蟹)售價為498元。今年其將此等規格的蟹的蟹券上調到10隻裝,票面價格也隨之上調到598元。但每隻蟹的均價暗降了4%左右。
而在淘寶商戶金旺上,其去年8隻裝蟹券的零售價為228元,今年其將規格上調到了10隻,價格也上調到238元,但每隻蟹的單價等於下調了16.5%.
亂象蟹券兌換無門
或許正是在這一形勢下,2014年網上銷售的蟹券開始大打實惠牌,不過火熱的市場也出現了不少亂象。
有市民向記者展示其收到朋友送的兩張大閘蟹提貨卡,但當其按照蟹券上的電話打過去要提貨的時候卻雙雙遭遇不順。「一家說已經提早收攤了,而另外一家則說買卡的人沒給錢,所以他買的卡就作廢了。」無奈之下,該消費者只能將這兩張蟹券扔掉了。
此外,也有消費者向記者表示,其提貨券的代理商已經「關門了」。記者從這張品牌名為滿江南的蟹券看到,其上面高調顯示「五代蟹農,百年傳承」宣傳字樣。但是當記者撥打其客服電話時,電話已經打不通,而登錄其官網則顯示已經無法找到訪問網站。
消費者頻繁遭遇蟹券兌換問題讓蟹券的商業模式再度進入公眾的視野。
註冊一家公司,上游從蟹農處收蟹,下游則直接銷售到終端或者印蟹券銷售給消費者提前獲得現金,消費者需要提貨時「券商」則反饋給蟹農,由原產地直接通過順豐發送給消費者,這是銷售陽澄湖大閘蟹的「經紀人」的運作模式。
面對近年來大閘蟹券的火熱,經紀人的銷售策略也越來越靈活。消費者謝小姐更給記者提供了一張「神奇」的蟹券———終生有效。這張券的發券者為成立於2006年的星農聯合(北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記者在蟹券的背後看到,其規定發券當年的供應期為官方開捕次日到11月30日,而次年以後的供應期則為10月8日至11月30日。次年以後的供應期避開了陽澄湖大閘蟹從捕到中秋國慶這個銷售高峰。
然而就目前消費者反映的消費券兌換無門等問題,也讓「紙螃蟹」模式潛藏在背後的種種不規範顯山露水。
記者在淘寶等眾多網站發現,陽澄湖大閘蟹蟹券有的標價便宜到嚇人。比如記者在淘寶上見到,有4隻3 .8- 4 .1兩公加4隻2 .8- 3 .1兩母共8隻裝的陽澄湖大閘蟹蟹券,叫價僅168元,另外再贈送一對。這意味著這張蟹券的蟹的重量超過3 .3斤。
對照行業協會24日發布的3 .5兩公、2 .5兩母的蟹為80元/斤的收購價,3 .3斤的蟹收購成本已經高達264元。如果這張叫價168元的陽澄湖大閘蟹券出售的真的是陽澄湖大閘蟹,其等於「券商」在虧本出售。
張東雲指出,不同重量的陽澄湖大閘蟹價格相差明顯,而在陽澄湖周邊有些蟹業公司銷售的蟹要比陽澄湖大閘蟹便宜。而從口感看,如果兩兩種蟹放一起讓消費者做對比品嘗,普通消費者很難分辨出自己吃到的究竟是否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
張東雲認為,不排除有些「券商」在蟹券上印的是陽澄湖大閘蟹,但是在消費者兌換時發給消費者的卻是陽澄湖周邊的蟹或者是斤兩不足的蟹來降低成本。
現實團購市場大蕭條逼「券商」出局
張東雲指出,做蟹券必須要有團購渠道資源。在2013年以來三公消費受到極大打壓的大背景之下,蟹「券商」的「關門」似乎可以讓行業多了一種猜測———團購渠道大幅收縮,這些蟹「券商」賴以生存的環境發生巨變,被迫退出了市場。
蘇州市消保委在官網發布的大閘蟹的消費警示顯示,由於網購方便,再加上價格實惠,消費者都選擇在網上購買大閘蟹。連續多年網絡或者團購大閘蟹存在提不到貨、短斤缺兩、以次充好、死蟹難退貨、投訴無門等風險。因為大閘蟹作為農產品,通過網購方式營銷,遇到消費糾紛,取證不像工業產品這麼方便,消費者維權往往存在取證困難的情況。
消費者對大閘蟹的投訴內容主要集中在幾方面。其一,蟹券無法提貨時有發生。大閘蟹消費季節性較強,有的提貨券標了可以在半年甚至兩年內提貨,但真正有貨的時間往往也就幾個月,這就導致提貨券無法提貨引發糾紛。其二、貨物與實際不符。大閘蟹是不經過加工的水產品,本身的分量、尺寸要求並不像加工食品那麼嚴謹,這就導致在提貨過程中貨物與實際會出現分量等偏差。
更多團購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團購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