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原奶價格下滑 乳企成本過高需用一段時間來消化庫存量

原奶價格下滑 乳企成本過高需用一段時間來消化庫存量

2015-01-01 10:23:41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1月13日,北京朝陽區卜峰蓮花超市里很大一塊場地被牛奶占據,普通純牛奶和有機純牛奶整齊地堆在那裡,一些贈品也掛在堆頭的一側……促銷員在賣力「嘶喊」,但很少有顧客問津。

原奶價格下滑 乳企成本過高需用一段時間來消化庫存量

  記者翻閱微信朋友圈,發現各地奶農「倒奶」的消息仍在傳播,關於這個事件背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乳業專家也紛紛支招:比如,對進口乳品增設門檻,政府推行奶粉收儲制度,等等。

  事實上,對於周期性、全球化的乳業產業鏈而言,上游供給出現問題,往往是因為下游消費需求掉鏈子了。

  記者查閱蒙牛乳業、伊利股份和光明乳業最新財報發現,三家公司2014年存貨均有不同程度的攀升。伊利股份截至2014年9月30日的存貨為43.67億元,與年初相比增長18.57%;光明乳業截至2014年9月30日的存貨為25.21億元,比年初的15億元增長68%;蒙牛乳業截至2014年6月30日未經審計的存貨為44.6億元,與年初相比增長73.07%。

  對於存貨高企的原因,光明乳業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是本期奶粉採購與產成品增加。」如果仔細推敲,上述存貨增加的兩個原因,均是造成原奶供給「相對過剩」的「罪魁禍首」。

  據記者了解,在2013年下半年「奶荒」之際,部分乳企經過研判認為2014年原奶價格還會上漲,所以開始在國內和國外瘋狂採購。但讓企業主始料未及的是,2014年2月成為原奶價格拐點,隨後進口奶粉價格開始回落。

  猶如股市操作中的「補倉」,部分企業在進口奶粉價格下跌的同時仍在進口,因為不知道「底部」在哪裡。一位國內上市乳企負責人向本報記者坦言,「奶源過剩導致工業粉(將原奶加工成的原料粉)產量增多,占有資金多且虧損大。」

  據乳製品市場調查分析乳業專家宋亮向記者分析稱,乳企需要用一段時間來消化庫存,且隨著原奶價格下滑,當初採購生產的原料粉就顯得成本過高,因此在市場終端進行產品降價的可能性很小。

  上述乳企負責人也表示,除了原料成本和財務成本,人工、水電氣和環保等成本也在持續增加。「在滿足中低端產品產銷量的同時,公司也積極開發一些功能性、高附加值的產品。」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如何在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同時提升業績,才是公司最為關注的。但一些乳企也開始思考僅靠品牌溢價、依賴高端奶的道路是否可持續,蒙牛、伊利等龍頭乳企對此也多次召開會議進行討論。

  不過,北京普天盛道企業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雷永軍介紹,在2013年「奶荒」導致生產成本走高的時候,大多乳企已經砍掉了低端產品生產線,進而向中高端要利潤,如今再回頭去撿起來那塊似乎不太現實。

  要利潤,還是要市場?這是目前困擾國內乳品加工企業的難題。雷永軍分析稱,這兩年乳企銷售額在增長,但是銷量卻沒有跟上,甚至下滑。「農村和城市總計7億~8億的低收入人群對價格是很敏感的,他們喝奶的預算支出可能是一包1.5元,如果漲到2.5元,漲幅就達到60%,這對他們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值得關注的是,2009年以前,國內乳製品產量增速一般在15%~20%之間,2009~2011年平均增速降至12.7%,2012年和2013年增速分別為8.1%和5.2%。但2014年上半年乳製品產量勢頭急轉直下,同比下降1.8%,首次出現下滑。

  一位乳業人士向記者介紹,他對價格高低並不太關注,乳品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如何確保奶源的安全,保證產品對人體有營養價值才是乳企應該下功夫的。

  該人士認為,經過這些年的乳業整頓,國內乳品指標和質量得到明顯的改善,但消費者的消費意識仍然沒有得到同步提高。「如果乳企不加強宣傳引導,企業不跟消費者增進互動,不喝奶的人群還是不喝奶,喝奶的人群有可能也會流失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乳企已經覺醒並邁出了這一步。2014年底,蒙牛在成都召開年會,其中一個重要的事項就是牛奶生活體驗館的啟動。活動當天,一些90後為了一睹年輕組合TF-BOYS的風采,一大早就聚集在會展中心,蒙牛對旗下36個品牌產品設立展台,通過品嘗和遊戲與年輕消費者進行互動。

  上述乳業人士對此分析稱,市場是需要培養的,尤其是如何緊跟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需要乳企認真下功夫,「投入不一定有產出,但是不投入則肯定沒有產出。」

  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人均奶類占有量為26.96公斤,「這個時候就出現『過剩』,確實很難理解。美國、德國此前也出現過『爬坡頂』,怎麼也上不去了,但是背景不一樣,它們是在人均占有量為260~300公斤的時候出現的。」山東奶業協會會長張志民如是介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