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經濟進入新常態,再加上高鐵、地鐵等交通方式帶來的衝擊,滴滴、Uber等打車軟體造成的影響,以及旅客出行需求提升、運輸市場集中度過低、人工成本持續上升等因素,道路客運面臨的形勢嚴峻複雜、轉型升級陣痛加劇。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公路客運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顯示,在「網際網路+」浪潮的衝擊下,直呼「狼來了」的傳統道路客運業逐步走上轉型升級的道路。
記者3日從交通部獲悉,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深化改革加快推進道路客運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推進道路客運經營主體結構調整、推進道路客運價格市場化改革。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經濟、高效、銜接順暢、服務優質的道路客運服務體系,形成一批道路客運龍頭骨幹企業。
指導意見部署了五大任務,包括提升道路客運創新發展能力、提升道路客運綜合服務能力、提升道路客運安全生產能力、推進道路客運價格市場化改革、推進建設與網際網路融合的智慧服務系統。具體包括推進道路客運經營主體結構調整,支持骨幹道路客運企業整合資源成立股份制公司和異地設立子公司、分公司,推進道路客運網絡化運營。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道路客運服務、站場建設和運營服務。
在完善道路客運價格形成機制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具備競爭條件的道路客運班線(農村客運除外),票價由道路客運企業依據運營成本、與其他運輸方式的比價關係、市場供求狀況和服務品質等因素依法自主確定。加快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建設方面,指導意見提出深化推廣省域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逐步實現全國聯網售票。積極推行道路客運電子客票和非現金支付方式,並逐步與鐵路、民航、水運等售票系統對接,探索推進聯程聯運和一票制服務。
指導意見提出,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經濟、高效、銜接順暢、服務優質的道路客運服務體系。主要包括:一是安全生產水平明顯提升。堅決杜絕特大群死群傷責任事故,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責任事故,群眾出行安全更有保障。二是行業集約經營水平明顯提升。形成一批道路客運龍頭骨幹企業,企業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道路客運比較優勢充分發揮,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合理定位和分工、有效銜接。三是社會滿意度明顯提升。城際客運和城鄉客運銜接更加順暢,運輸服務品質更加適應公眾多樣化出行需要。四是行業治理能力明顯提升。事前准入與事中事後監管機制基本完善,統一開放、公平競爭、優勝劣汰、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基本形成。
更多客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客運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