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2016年第4批衛生潔具(洗面器、浴缸)、淋浴用花灑等45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由中國質檢總局進行公布,衛生潔具(洗面器、浴缸)、淋浴用花灑抽查情況不合格檢出率大大降低,這是對於衛浴行業產品質量的又一個肯定。
據悉,此次衛生潔具抽查涉及13個省,共90家企業的90批次產品,最終評定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7.8%。本次抽查是對衛生潔具(洗面器、浴缸)產品開展的首次國家監督抽查,重點對最大允許變形、溢流功能、耐荷重性、巴柯爾硬度、耐衝擊性、滿水變形、排水功能等7個項目進行了檢驗。抽查發現7批次產品質量不合格,其中,6批次陶瓷洗面器產品的溢流功能項目不合格,1批次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浴缸產品的滿水變形項目不合格。本次抽查了集中產區廣東省和河南省的43批次和22批次產品,不合格產品檢出率分別為14%和4.5%。
淋浴用花灑抽查了7個省(市)90家企業生產的90批次產品,抽查產品均為手持式花灑。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13.3%,同比上次監督抽查結果下降了2個百分點。重點對產品的管螺紋精度、安全性能、耐急冷急熱性能、耐腐蝕性能、密封性能、機械強度、流量、整體抗拉性能、溫降等10個項目進行了檢驗。
經檢驗,共發現12批次產品不合格,其中,8批次產品管螺紋精度項目不合格,7批次產品防虹吸性能項目不合格,2批次產品密封性能項目不合格,1批次產品流量性能項目不合格。本次抽查了集中產區廣東省、福建省和浙江省的33批次、24批次和21批次產品,不合格產品檢出率分別為12.1%、12.5%和23.8%。
對於衛浴潔具質量談論也是此起彼伏,之前國產衛浴接二連三地曝出質量醜聞無疑折射出衛浴行業的混亂現狀。此前作家吳曉波一篇關於國人紛紛到日本購買智能馬桶蓋的文章曾在衛浴界掀起軒然大波,行業大佬們曾集體發聲為產品品質辯護,從2016年公布的質檢抽查情況來看,衛浴行業品質質量正在逐步提升和改善。從16年12月的中外衛浴品牌檢測數據對比也可以看出,中國衛浴品牌在質量和性能的測試上已經實力滿滿,絕不輸於國外知名衛浴品牌。
不過,目前國內衛浴市場質量不一、價格體系混亂的現象也讓行業人士表示憂心忡忡。這就需要進一步調整產品結構,來提高產品質量,打造企業品牌,方能有所作為。雖然當前衛浴企業仍存在很多問題,但在國內市場而言衛浴產品仍然有巨大的發展前景。若能夠好好把握,打造出質量更高、服務更好的產品,衛浴企業勢必能夠踏過當前的困境。更多相關衛浴行業資訊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衛浴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衛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衛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