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康師傅撤離台灣市場 方便麵行業不景氣爭市場靠內功

康師傅撤離台灣市場 方便麵行業不景氣爭市場靠內功

2017-01-01 11:13:0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提起方便麵,大家第一印象就是方便麵大王康師傅和統一了,如今康師傅撤離台灣市場,深刻體現出了曾經的速食之王方便麵,正面臨市場持續下滑的頹勢。

  1月2日晚間,一則「康師傅方便麵解散」的新聞在各大社交平台傳播,引發熱議,更有網友擔憂「今後都吃不到康師傅方便麵了」。

康師傅撤離台灣市場 方便麵行業不景氣爭市場靠內功

  康師傅徹底退出台灣市場

  「長遠來說,康師傅要更多聚焦大陸市場,更好地服務大陸消費者。對於一個沒有經營實質的商貿公司,集團予以清算以便更好地聚焦主業。」康師傅控股公關部回應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康師傅控股自2015年後就沒有授權台灣地區生產康師傅方便麵,如果目前在台灣地區還有康師傅方便麵在流通的話,不排除是兩岸貿易的結果。」

  2014年,台灣爆出康師傅使用「黑心油」,此後康師傅發布公告稱終止對台灣味全公司康師傅商標的品牌授權,台灣味全公司不得再以「康師傅」為品牌在台灣生產與銷售方便麵產品。

  根據上述康師傅控股發布的公告,台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為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經營範圍僅限台灣地區,主營業務是方便麵生產設備的租賃和進口,不涉及任何食品生產經營。「該子公司已無任何實質經營業務,因此董事會決定依法辦理清算解散事宜並予以公告。」

  此次清算事件被業內視為康師傅「徹底退出台灣市場」。

  事實上,大家通常所提到的「康師傅」品牌,指的是總部位於天津、在香港上市的「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其創始人頂新魏氏四兄弟來自台灣,母公司是「頂新集團」,主要在大陸地區從事方便麵、飲品、糕餅以及相關配套產業的生產和經營。

  1993年、1994年,頂新、頂益控股有限公司相繼在開曼島註冊成立。1996年,頂益在香港上市。1998年,頂新集團對台灣味全進行收購,後將台灣地區的方便麵業務授權給味全進行生產,對其收取品牌授權費。2002年,頂益中文名變更為現在的「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

  根據康師傅方面出示的數據,目前其三大品項產品「皆已在中國食品市場占有顯著的市場地位。」據尼爾森2014年12月零售市場研究報告調查結果顯示,以銷售量為基準,2014 年康師傅在方便麵、即飲茶、包裝水及蛋卷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46.8%、53.9%、20.8%及18.3%。

  台灣子公司解散不影響大陸業務

  「這個消息出來後,很多人來問,甚至有內部員工也來詢問。真實的情況是,大陸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始終聚焦主業生產,經營一切正常,無任何不利影響。」康師傅相關負責人給出的說明如是回應。

  據上述負責人透露,台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系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經營範圍僅限台灣地區,主營業務是方便麵生產設備的租賃和進口,不涉及任何食品生產經營。因2015年後康師傅在台灣地區已不再委託其他公司生產銷售康師傅方便麵,該子公司已無任何實質經營業務,因此董事會決定依法辦理清算解散事宜並予以公告。

  不斷下行的方便麵市場

  「黑心油事件之後,康師傅在台灣除了品牌危機,更多的是市場銷售的全線退敗。」中國食品產業研究員朱丹蓬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台灣市場占整個康師傅業績的體量占比偏低,業績、利潤的貢獻率微不足道的情況下,寧可放棄台灣這個做不起來的市場,把焦點放在大陸的主營業務。」

  反觀康師傅在大陸的主營市場亦不輕鬆。

  根據康師傅控股發布的2016年第三季財報,集團收益為27.21億美元,同比下降1.52%。方便麵同比下降8.75%,方便食品下降4.06%,飲料業務銷量恢復好於方便麵業務,飲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55%,整體收益為16.96億美元,已占到集團總收益的62.33%。

  方便麵市場連年下滑已不新鮮,除卻「經濟下行」、「消費升級」、「渠道改變」等外在因素,坐擁高市場份額的康師傅、統一等公司的一舉一動、布局策略仍被業內高度關注。

  事實上,面臨「陣痛」的不僅康師傅一家。另一方便麵巨頭統一企業,2016年方便麵業務同比也下降了4.9%.2016年5月,統一企業還公告稱,以12.91億元人民幣出售其所持有的今麥郎飲品約47.83%的全部股份,正式結束「十年蜜戀」。更多最新方便麵行業市場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方便麵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

  2016年方便麵玩家們紛紛開出「高端藥方」,一方面高價位方便麵有所增長,另一方面公司也試圖在定位上作出更加多元的變化。例如統一在2015年靠「高端方便麵」湯達人貢獻了5億的收益,並緊接著在2016年推出一箱6碗、售價180元、單價30元的「滿漢宴」方便麵;康師傅則推出了「黑白胡椒」、「湯大師」等「高端/高價」系列,並在財報中稱,為應對中產階級崛起和城鎮化帶來的市場需求的轉變,之後將持續推動「多價格帶策略。」

  朱丹蓬認為,從市場策略來看,康師傅的策略過於保守,「與消費者的互動偏少。這兩年很多品牌通過大型綜藝節目、娛樂營銷、粉絲營銷的模式開展市場銷售,但康師傅更多的還是利用傳統的代言人或是硬廣的方式,對於新生代的消費者來說提供不了品牌聯想、進而產生購買慾望。」

  從策略上來看,「康師傅需要對整個品牌進行激活,在產品創新上下功夫,改變傳播模式。」朱丹蓬表示,2017年對於康師傅未來走勢是非常關鍵的節點,「能夠止損是相當關鍵的,如果連續四年下滑,消費者、渠道戰略夥伴以及員工、團隊的士氣和激情都會有很大影響。市場需求還在,就看各家的內功了。」

更多方便麵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方便麵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