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孩政策的實施,入學孩子越來越多,對我國的教育行業來說也是極大的挑戰,民辦教育幫助擴大教育資源供給,緩解了公共財政壓力,是值得肯定的,2017年民辦教育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政策扶持力度,我們具體來關注一下。
民辦教育的發展,有效地豐富了教育服務供給,有力地創新了教育體制機制,為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教育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做出了積極貢獻。
2016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7.10萬所,比上年增加8253所;在校學生4825.47萬人,比上年增加253.95萬人。
其中,民辦幼兒園15.42萬所,比上年增加7827萬所;在園兒童2437.66萬人,比上年增加135.22萬人,撐起了學前教育的「半壁江山」,為緩解「入園難」「入園貴」發揮了重要作用。
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11萬所,比上年增加325所;在校生數量1289.15萬人,比上年增加72.40萬人。在新型城鎮化深入發展和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改革不斷推進的新形勢下,民辦義務教育為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選擇性教育需求,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實現教育公平提供了機會。
民辦高中階段學校4902所,與上年增加92所;在校生463.22萬人,比上年增加22.89萬人,基本保持了規模穩定。
民辦高等學校742所,比上年增加8所;本專科在校生616.20萬人,比上年增加19.68萬人。「十二五」期間,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為完成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0%的目標起到了重要作用。
繼去年11月初《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法落地後,國務院又於近日印發《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從政策層面對民辦教育的扶持、發展、創新做出全面部署。其中提到,將探索多元主體合作辦學,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提供專業化服務。
《意見》在中國政府網正式對外發布,提出以分類管理改革為基礎,以差別化扶持和規範管理為抓手。具體來看,《意見》共30條,主要包括加強黨對民辦學校的領導、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扶持制度、加快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等七大部分。其中,對民辦學校實行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分類管理是《意見》的重點之一。
《意見》明確要求創新民辦教育體制機制:首先是建立分類管理制度,對民辦學校實行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分類管理。第二,建立差別化政策體系,在稅費優惠、用地、收費等方面對非營利性和營利性民辦學校實行差別化扶持政策。第三是放寬辦學准入條件。第四是拓寬辦學籌資渠道。第五是探索多元主體合作辦學,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提供專業化服務。積極鼓勵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相互購買管理服務、教學資源、科研成果。探索舉辦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允許以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辦學並享有相應權利。鼓勵營利性民辦學校建立股權激勵機制。第六是健全學校退出機制。
在實行分類管理的基礎上,《意見》提出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創新財政扶持方式、落實同等資助政策、落實稅費優惠等激勵政策、實行差別化用地政策和分類收費政策等六大舉措扶持民辦學校。
教育部表示,將根據修訂後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意見》的要求,推動各地制定相關配套措施,確保分類管理改革平穩有序推進。
在《意見》發布當天,相關配套文件隨即出台。教育部聯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中央編辦、工商總局等五部門印發《民辦學校分類登記實施細則》(下稱《登記細則》),圍繞非營利性和營利性民辦學校「到哪裡登記」、「怎麼登記」,明確了設立審批、分類登記、事項變更和註銷登記、現有學校分類登記等方面的規定。同時,教育部聯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商總局印發《營利性民辦學校監督管理實施細則》(下稱《監管細則》),圍繞營利性民辦學校「能辦什麼學」、「怎麼辦學」、「怎麼辦好學」等問題,規定了其在設立、組織機構、教育教學、財務資產、信息公開、變更與終止、監督與處罰等方面的要求。
《監管細則》提出,社會組織和個人可以舉辦營利性民辦高等學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高中階段教育學校和幼兒園,不允許辦營利性的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某券商教育行業分析師指出,相關規則的出台,意味著民辦教育領域可能有一輪大「洗牌」。根據教育部的公開數據,現階段,在非義務教育領域,我國共有民辦幼兒園15.42萬所,在園兒童2437.66萬人;同時,還有民辦高中階段學校4902所,在校生463.22萬人;民辦高等學校742所,本專科在校生616.20萬人。另一方面,我國在義務教育階段有民辦學校1.11萬所,在校生1289.15萬人。
「對民辦學校,上述政策帶來的主要是利好,不管是營利性的還是非營利性的,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但其中,對於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教育機構,問題就變得頗為複雜,可能會有部分社會資本考慮到回報問題而選擇撤出。」該分析師表示。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民辦教育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顯示,當前是教育產業發展的機遇期,在政策、資金和人才培養等多方面,應加大力度促進民辦教育培訓發展。未來我國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齊頭並進,開創教育行業新天地。
更多民辦教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民辦教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