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重新審視人們所說的飲用瓶裝水而不是飲用自來水的主要原因,即口感好、純淨和健康,就會發現出現爭論不足為奇。雖然FDA禁止瓶裝水生產商暗示其出售的水比任何其他種類的水「更安全」或「更純淨」,但暗示畢竟是很難量化的。不管怎樣,許多瓶裝水飲用者都相信自己飲用的水比自來水更健康。
實際上,只要不含大量有害污染物,所有水都是健康的,自來水也不包含大量有害污染物。2005年5月,ABC新聞節目「20/20」將美國國內五種不同品牌的瓶裝水和一份取自紐約市自動飲水器的自來水樣品送到一位微生物學家那裡進行檢測,由微生物學家在實驗室檢測水中是否含有可致病的污染物,如大腸桿菌。結果表明,瓶裝水和自來水在損害健康的污染物方面並無差別。這可能是人們觀念上的誤區,問題的實質是水的純淨度,而不是健康問題:有些瓶裝水所含的溶解固體總量確實比自來水少,但大多數科學家認為自來水中的溶解固體含量對人體健康無害。說到溶解固體,在某些情況下,有些人認為水中含量越高,實際上越有好處。有些人之所以飲用礦泉水,大概是因為他們認為水中含有較多的礦物質,這對自己的健康非常有好處。對於礦泉水來說,可能正是因為這一點才比自來水更健康。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一個有趣現象是,如果水中的氟化物含量最初達不到美國牙科協會推薦的含量(0.7至1.2百萬分率),很多城市會在供水中添加氟化物以幫助保持人們的牙齒健康。因此,不飲用自來水的人所攝入的氟化物可能比飲用自來水的人少。牙醫們警告說,如果人們只飲用不含氟化物或氟化物含量不足的瓶裝水,最後可能會引發更多的牙科問題(有些瓶裝水保留水中的氟化物,或在進行處理後將其作為有益礦物質添加到水中)。當然,富含氟化物的水是否健康一直備受爭議,因此「健康」最終是一個質的問題,需要人們進行一定程度的主觀判斷。另一方面,純淨度則是可以量化的。
如果人們看重的是純淨度,純淨水可能就是理想之選。由於行業標準規定溶解固體總量應低於10百萬分率,因此,純淨水與純水非常接近。另一方面,如果有人認為「純淨」就是「安全」,那我們又回到前面討論的健康問題。通常情況下,瓶裝水的水源最多每周進行一次有害污染物檢測。市政供水則每月要進行數百次檢測。自來水可能不是絕對乾淨的,它可能有輕微的氯餘味,但明尼蘇達(Minnesota)衛生局稱,這些僅僅是感官質量方面的問題,並不說明水是不安全的。瓶裝水乃至純淨水並不需要完全消除其中的污染物。這些水中所含的某些污染物只要低於FDA和/或州允許的含量即可。
現在只剩下口感問題了。許多瓶裝水飲用者稱他們偏愛瓶裝水的主要原因是瓶裝水口感好,實際上,他們只是感覺瓶裝水的味道比自來水好,僅此而已。在某些情況下,這是完全有可能的。由於許多城市處理自來水時會添加氯進行消毒,因此自來水常常有一種餘味。有些城市的自來水儘管絕對安全,但味道的確很差,原因是某些礦物質的含量較高。
但一些非科學性的、被測人事先毫不知情的口感測試發現,如果將自來水和瓶裝水裝在相同的容器中,大多數人(更準確地說是紐約市的大多數人)實際上並不能區分這兩種水。在「20/20」延續的一項瓶裝水和自來水測試中,要求隨機挑選的人品嘗六種不同的水(其中五種為知名品牌的瓶裝水,一種為紐約市自來水),並將它們分別評為「差」、「一般」或「好」等級。結果,紐約市自來水和其他一種瓶裝水並列獲得第三名,勝過其中兩種瓶裝水。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早安美國」節目對其聽眾進行過類似測試,其結果與此大致相當。通過這些測試,或許所能得出的最科學的結論就是,紐約市在自來水方面顯然做得非常好。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的口感測試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果。了解更多關於包轉飲用水行業的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包裝飲用水行業市場調查及投資諮詢報告。
瓶裝水在美國引發的最為嚴肅的爭論之一與聯邦法規有關,或者說與缺乏這方面的法規有關。有些人認為專為供人飲用而生產的瓶裝水應與供人飲用的城市用水受完全相同的法規管制,而不管FDA是否將其視為危險產品。另一個法規方面的重大問題是,FDA法規僅適用於州與州之間運送的瓶裝水。如果一家公司在某一州境內生產和銷售其瓶裝水,並且該州屬於那十來個不管制瓶裝水的州,該公司的產品將不會受到任何監管,除非它自覺遵循貿易組織制定的規則,但這也只是自發性的。
更多包裝飲用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包裝飲用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