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船舶發動機的製造主要集中在韓國、日本和中國,2019年三大國家船舶發動機行業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9.98億美元,占全球企業柴油動力總收入的30%,以下是船舶發動機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我國船機產能都保持了20%的年增長速度。根據船舶發動機行業分析數據,2019年全球船舶發動機的產量在5000萬馬力(3678萬千瓦)左右,其中,韓國、中國、日本、歐洲各占48%、29%、18%、5%。2019年我國船舶發動機產量為1448萬馬力,與2018年的1429萬馬力基本持平。
從國外主要造機企業的情況來看,2019年全球全年船舶發動機產能超過100萬馬力的企業共有9家,其中中、日、韓企業各3家。船舶發動機行業發展前景指出,我國躋身這一梯隊的船機企業分別為滬東重機有限公司、大連船用柴油機有限公司和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機有限公司。
從國內主要造機企業的情況來看,2019年我國企業的排名相對靠後。3家企業當中,滬東重機位列第五,產量為197萬馬力,大連船柴的產量為136萬馬力,中船三井則為104萬馬力。相比之下,韓國第一大船機企業現代重工,僅一家的產量就達到了1200萬馬力,實力懸殊不言而喻。
船舶發動機行業發展前景指出,我國關重件國內配套率僅為60%,需大量進口電控系統、燃油系統、增壓器、軸瓦、活塞環等關重零部件,而這些需要進口的產品,均由國外專業配套商巨頭集中控制技術和市場,國內企業在技術、市場和品牌等方面尚未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目前,我國大部分的船東和造船企業仍處於觀望狀態,下游需求還未全面打開。《2020-2025年中國船舶發動機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指出,雖然多家企業和研究機構紛紛涉足該領域,但是真正實現船舶發動機SCR系統製造的國內企業只有寥寥數家,目前已知的是武漢賽林德船舶科技有限公司、中船711所、滬東重機有限公司、青島雙瑞海洋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綠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藍魂環保、山東威達、北京京運通等公司已經著手布局船舶尾氣淨化設備領域。
預計,隨著Tier Ⅲ標準的強制實施以及排放控制區域範圍的不斷擴大,船舶SCR系統的市場需求將不斷增長,未來幾年內仍將是主流的船舶發動機排氣後處理產品,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但是由於LNG(液化天然氣)燃料的環保性顯著,長期經濟效益更好,隨著產品不斷研發和完善,對SCR系統的替代性將增強,預計該類型主機市場份額逐漸上升,以上便是船舶發動機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船舶發動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船舶發動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